写作模板网 >心得体会

大班光和影教案及反思参考5篇

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光和影教案及反思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光和影教案及反思参考5篇

大班光和影教案及反思篇1

让幼儿观看视频,自己发现有哪些是好的习惯,让孩子自己来讲,孩子们看视频的时候都很认真,但是可能是小班孩子的天性,他们一边看一边说,发现什么就立刻讲出来,这里的.设计还有所欠缺。孩子们发现了视频里的好习惯,我便按着顺序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向着视频里的小朋友学习,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另外请孩子来讲其他好习惯,可能他们对好习惯还没有什么概念,这里对他们来说稍微有店难度。

大班光和影教案及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美妙的意境。

2、尝试仿编儿歌,发展语言能力和表现能力。

3、体验秋娃娃的热心肠,萌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仿编儿歌,发展语言能力和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电话一架,课件一个,动物图标若干,笔和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接电话,引出活动。

(接电话)师:喂,你是谁呀?秋娃娃,你好!什么?多穿衣裳别着凉!你真是热心肠!谢谢你!

师:你听到了什么?为什么秋娃娃要提醒我们多穿衣裳别着凉?我是怎么说的?秋娃娃还会打给谁?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师:秋娃娃到底打给了谁?

二、借助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美妙的意境。

(一)完整欣赏儿歌

师:秋娃娃打给了谁?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

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所听到的,老师及时用儿歌里的话来小结幼儿所说,并和幼儿一起用动作模仿。

(二)师幼借助课件朗诵儿歌

师:你觉得哪里念起来有困难?和幼儿分句朗诵。

师:请课件来帮忙吧!

(三)借助课件集体朗诵儿歌。

师: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

幼儿说一句,老师出示相应的图标,和幼儿分句练习,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四)幼儿借助图标朗诵儿歌。

三、借助图标仿编儿歌,发展语言能力和表现能力。

(接电话)师:秋娃娃,你有什么事?请我们帮忙?好的。

师:秋娃娃来不及打电话,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你想打给谁?怎么说?

请幼儿先说一说,然后请一、二个幼儿到前面来摆图标仿编儿歌。

师:小朋友都想说,就请笔来帮忙,打给谁?说些什么?先画再说。

观察幼儿的仿编情况,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仿编几句。

提醒幼儿和同伴交流编好的儿歌。

请四、五位打给不同对象的幼儿把画好的图标展示在板上,并说一说创编的儿歌。

集体完整朗诵创编的儿歌。

四、接电话,结束活动,萌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接电话)师:秋娃娃,不用谢!是你教会我们去关心朋友的!

师:能关心朋友了,你们高兴吗?

教学反思

在进行教学活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很重要。在生活中,5岁的幼儿习惯了与人面对面地交流,很少打电话,拿起电话不知道说什么,缺少这打电话的经验,所以在进行活动时幼儿不像是在打电话。我们在创设教学活动时以幼儿现实生活中自身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想来设计,如果脱离了小班幼儿现有的经验就会出现像幼儿对活动兴趣不大或是幼儿只是讲自己知道的不去理会老师弄得课堂很乱。

大班光和影教案及反思篇3

设计意图

现在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难点:实际生活中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知道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2. 物质准备:课件,时钟,一分钟计时课件,筷子、玻璃球、回形针、花生各六份,珠子和绳子各24份,记录单人手一份,大记录单一份,一分钟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 时钟引入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时钟上都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是一分钟?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

2. 出示时钟,引导幼儿看秒针走一圈,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3. 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生活中人们一分钟能干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有的人一分钟能跑200米,有的人一分钟能踢48个毽子,有的人一分钟能包30个大馄饨。

(三)组织幼儿玩“一分钟”穿珠子游戏,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

1. 教师介绍玩法。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分钟”的穿珠子游戏了,请小朋友听到我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大家同时穿珠子。

2. 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师:我来看看穿珠子时谁是又安静又快,听到老师说时间到的时候,大家要停下来,数一数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然后记在心里。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拿起椅子下面的托盘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准备好了吗?计时开始。(播放背景音乐)

3. 幼儿穿珠子,教师观察指导。

4. 请个别幼儿来报数,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可以穿那么多的珠子,而有的小朋友却穿那么少?

5. 教师小结:同样一分钟的时间,做事情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有的孩子很认真地在穿珠子,珠子就穿得多,有的孩子不够认真,会跟旁边的孩子聊天所以就穿得少,有的孩子的速度比较快,穿的珠子就多,有的孩子的速度比较慢,穿的珠子比较少。

(四)引导幼儿在“一分钟”时间内进行分组活动,继续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

1. 介绍材料及玩法。

第一组:夹玻璃球。用筷子把托盘里的玻璃球夹到碗里。

第二组:穿珠子。用绳子把珠子穿起来。

第三组:套回形针。用回形针一个套一个。

第四组:给花生拨壳,把拨好的花生仁放到小碗里,再把花生壳放到大碗里。

2.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师:六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儿听到音乐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才可以开始工作,当音乐停的时候,小朋友就要停止工作,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颗玻璃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拨了多少个花生仁,然后把自己的号数写在记录单第二行的第一格,把数量多少写在第二格(教师有个大的记录单,边讲边记录),记录好之后,把你的记录单贴在旁边的小黑板上。最后看看谁完成的数量多。现在请小朋友不搬椅子,轻轻地走到你想去的那一组。

3.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 请个别幼儿把小黑板搬到台上,教师一一介绍。

3. 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同样一分钟的时间,我们每一组的小朋友做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了,也找到了一部分原因。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五)游戏“一分钟”系鞋带。

1. 介绍游戏玩法。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好玩的“一分钟”系鞋带游戏了,等一下请大家同时把鞋带打开,听到老师说计时开始时大家同时系鞋带,现在先把鞋带打开,准备好了吗?开始。(播放背景音乐。)

2. 幼儿系鞋带,交流一分钟内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帮助幼儿统计在一分钟内系好鞋带的人数。

3. 幼儿再次游戏,同样统计完成任务的人数,并对前后情况进行对比。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说得很好,做事情要专心,要抓紧时间,不拖拉,这样就能更快了。

(六)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懂得珍惜时间。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尝试了一分钟内可以系好鞋带,一分钟可以穿20颗珠子,一分钟可以夹10个玻璃球等等,知道了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拖拉,认真地完成,珍惜每一分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这次活动的内容选择符合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与需要,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贴近幼儿的生活,并能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活动的准备方面能准备充分,材料经济实用,都是一些平时常见的物品如弹珠、回形针、鞋子等。整个活动环节层次清晰,每一环节的目的明确,而且能层层推进。活动的形式多样,能注重个人、小组、集体的多种形式合理组织。教师能启发、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并能及时的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幼儿对本次活动非常的兴趣,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并认真地操作。但是由于个别幼儿操作时拖拉的现象,导致整个活动所用的时间过长,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更紧凑一些。

大班光和影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背景:

我们发现幼儿中常有弱视、斜视或不爱护眼睛的问题出现,而成人后的各种视力问题也多由小时候的不良习惯所形成。因此,”眼睛会做操”这一内容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护眼睛重要性,掌握更多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

2。创编”眼保健操”。体验大胆表达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具备一定的保护眼睛的常识;具备分组讨论的经验。

教师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充分了解保护眼睛的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每人一副太阳镜,上面贴满胶带;幼儿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个;音乐磁带《你的眼里有个我》;教师自己设计的护眼知识课件;每组一套不爱护眼睛及爱护眼睛的图卡。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黑暗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幼儿戴上自制的眼镜,体验看不见东西时的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困难,认识眼睛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同伴、师幼互动,掌握更多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

1。让幼儿观察桌面上的图卡。围绕”如何爱护眼睛”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获得保护眼睛的新知识,教师观察幼儿、倾听幼儿,适时给予引导。

2。结合护眼知识教学课件,与幼儿一道小结各种保护眼睛的常识,关注不同幼儿的不同表达方式。

第三环节:创编”眼保健操”。

1。教师请幼儿取出小老鼠指偶,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黑猫警长,将指偶呈现在眼前,眼珠随着小老鼠上、下、左、右移动,不让老鼠逃跑。这一过程,轻松达到让幼儿手眼一致、活动眼球的目的。

2。教师鼓励幼儿随音乐节拍设计、创编运动眼球、放松眼睛的步骤。

3。幼儿分组设计、创编,选择最佳方案,编成自创的眼保健操。

第四个环节:用图示方法记录”眼保健操”。

教师及时给予支持、引导、帮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最后,展示幼儿的记录。

活动延伸:

1。将眼保健操作为一日活动中的常规活动。

2。幼儿将”眼保健操”设计图带回家,提醒自己和家长不忘保护视力。

活动反思:

在活动指导过程中。我注重”三个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适时提供帮助);最小的干预(教师不干预代替,突出幼儿为主体):最多的鼓励(肯定、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另外。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让幼儿在四个环节的层层递进中,体验、讨论、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充分表现自己,达成本次活动目标。

大班光和影教案及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选择不同形状的图片,并尝试为其建构大小、形状相合适的相框。

2、体验探索与尝试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认识这些图片的不同形状。

2、物质准备:各种形状的图片、各色雪花片、统计表。

活动过程:

1、出示相框,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你们认为雪花片能不能用来做相框呢?

2、出示不同形状图片,巩固形的认识,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建构欲望。

你们认为这些形状的图片,能用雪花片插出和它一样形状、大小合适的相框吗?

鼓励幼儿大胆地讨论、讲述。

3、幼儿尝试建构,教师参与。

(1)鼓励幼儿选择不同图片,并按其形状、大小建构。

(2)鼓励尝试失败的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建构。

4、小结、评价

(1)完成统计表:

(2)表扬坚持建构,不怕困难的幼儿。

(3)鼓励幼儿将自己建构的作品作为即将毕业的礼物送给好朋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雾教案及反思8篇

大班语言妈妈教案及反思6篇

体育游戏大班教案及反思8篇

大班2023年教案含反思参考5篇

大班美术《家》教案及反思7篇

教案及反思参考8篇

盆和瓶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5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及反思5篇

小班找朋友教案及反思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126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