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作文是我们作为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样我们的语文成绩才会有提高,一份优质的作文是需要结合相关的事件仔细推敲思考的,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关民俗的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民俗的作文篇1
过春节的时候有许多民俗,比如拜年、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过春节的时候,我吃着美味的饺子,便跃跃欲试,想自己做一回饺子。因是第一次做饺子,妈妈帮我减少了一些难度,饺子的馅儿帮我做好了,饺子皮也扞好了,用皮来包馅儿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自以为包饺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细做,结果刚刚做好第一个,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饺子皮里放一大块馅儿,心里想:馅儿多放一些,吃起来才过瘾。可是饺子皮小,不能把馅儿全都包起来,我没把馅儿取出一些,而是继续用劲压饺子皮。接着那饺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压力,皮破了,馅儿一起都露了出来,然后我也没多想,就将错就错,又拿来两张饺子皮,把饺子上的大洞补起来,最后包出来了一个“巨无霸”饺子,它的大小一个抵三个。第一个饺子失败!
第二个饺子在包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个饺子的失败经验,只放了一点点儿馅儿,后来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开,往里面继续放馅儿,只是拆皮的时候用力过猛,饺子皮居然不争气地又破了。第二个饺子再次失败!
第三个饺子,大小适中,终于勉强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饺子为基础,又饱了许多成功地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包饺子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民俗。
有关民俗的作文篇2
大年三十午饭过后,我来到了热热闹闹的海景路,体验春节传统民俗——逛花街。
逛花街的由来可追溯到明朝,那时人们每当临近春节就有到花店去赏花,买花的习惯。经过六百多年历史不断演化,便形成了“逛花街”。
现在,每到春节前三天,各式各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花就会集中放置于街上售卖。人们将这条“花的海洋”称之为花街。临近春节去逛花街,行大运,来期盼明年的好兆头也成为了一项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
我远远望向花街,仿佛望见了一幅热闹的“人花图”。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服,兴高采烈地向花农采购着年花。艳丽的玫瑰、紫里透白的蝴蝶兰……朵朵花儿欣然怒放。花农们笑得更是灿烂,因为他们辛辛苦苦培育的花儿得到了群众的青睐。
我走进了充满年味的花街,迎面飘来了一股芬芳的香气。透过香味,我闻到了年花的魅力,闻到了中国年的味道,闻到了中华民俗的博大精深。
金桔树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带给我们的是新一年闪耀的生活,吉祥如意的未来。
百合给人们的感觉,就像它自己那洁白的花瓣一样清新脱俗……
街上男女老少个个都笑逐颜开,人们手上都捧着美丽的年花,准备将美好的寓意和年味带回家。花儿们似乎感受到了新年的欢乐、祥和,也一起跟着人们快乐的笑。在响午阳光普照下,这条花街更加充满活力。
花街虽然是民俗,但也少不了高科技。
一丛特别的郁金香映入了我的眼帘,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它的特别在于比别的郁金香更大,气味更香,他那紫色的花瓣更是引人注目。
这时,花农老板笑眯眯走了过来,我问道:“这些花怎么这么特别啊?”
老板笑着回答:“这是来自荷兰的郁金香,绝对很棒。”
我疑惑不解地问道:“荷兰的花怎么会在这呢?”
“以前,仅仅是卖一些国产的花朵,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都可以将国外一些别具韵味的花引进了,只要用手机预定到时间,引进商就会将花完好无损地送来,不如你扫一下二维码吧?”老板引以为豪说道。
“为什么呢?”我又一次向老板抛出了问题。
“这是引进地的二维码,扫描后,就可以提前预定心仪引进地的花种,种植情况等等。”
听完后,我不禁感叹到现在科技这是发达啊,可以将传统的年味成为一个科技式的年的味道,使人们爱上现代化,爱上传统民俗。
下午3点,我满载而归。
今天,我不仅体验了传统的民俗,更是在这悠久的传统民俗形式进步中,看到了国际化、科技化的中国年味。
有关民俗的作文篇3
年,都在过,就连外国人也有过的。可过年的民俗风格不一。
过年最忙的就是节前的几天,大街上的人你来我往,每家忙的不可开交,吃的、用的、玩儿的,都要买齐全了,好像所有的日子都要在这一天过似的,害得爸妈换着班的往商店跑,商店里的人更是拥挤不堪,想买一件东西顺利地走出来,这时也变成了一件难事。
农历三十这天的上午,必须要完成挂红灯、贴窗花、春联,福字要倒着贴哦,寓意在福到了。做完之后,屋外节日的气氛显得更加浓郁了。
各民族过节都有燃放鞭炮和烟花的习俗,我们这里也不例外。最激动人心的阶段是午夜前后。室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桌上摆满热气腾腾的饭菜。这也是最能显示出一家人团圆的时刻。大家喜气洋洋地围坐在一起,把平时不开心的事一股脑地丢到脑后,兴高采烈地一边喝着、吃着、聊着,看着春晚节目。一时间,室外的鞭炮声响成一片,空中的烟花纷纷扬扬,色彩缤纷的。把整个夜空照得如同白昼,直到零点钟声响起来,守岁才算完成。
春节最热闹的习俗是看秧歌,男男女女一帮人身着各色服装,手摇彩扇,踩着高跷,随着吹鼓手的节奏和高跷接触地面整齐的“咔咔”声,一摇一摆的往前走。秧歌队到了谁家门口,谁家都要放鞭炮,给一些香烟和酒作为答谢的礼品。看秧歌的人群,簇拥着秧歌队,浩浩荡荡的从西走到东,又从东折到南,无论天气有多冷,都一步不离地跟着看……
民俗是节日的调味剂,没有了这些,节日将枯燥无味。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中心小学六年二班:李雨晴
有关民俗的作文篇4
说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赛龙舟,悬艾叶,闻香囊,包粽子,忙碌而又开心!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现在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辟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们划着渔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为今天的赛龙舟。屈原投江后,当地的村民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啃食,就把糯米投入江中,但多被蛟龙所食,后来屈原托梦给村民,经过屈原的提醒,村民们才把糯米用叶子包起来,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的最初形态。
过端午节,人们喜欢将艾叶挂于门上或用彩线绑在手脚上,意为驱邪辟邪。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投江。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米,因水中含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我们祖国各地的人们,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和习俗,共同庆祝着这个传统的节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浓浓的粽香,浓浓的亲情,浓浓的欢声笑语……
有关民俗的作文篇5
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的人们的服饰特征主要为肥腰、长袖、大襟等。他们戴的帽子种类很多,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藏族发饰繁多,尤以妇女为最。中青年妇女喜用红绿丝线与头发混编。藏族佩饰主要有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耳饰,均为互环和耳坠。胸饰包括项链、护身盒“卡乌”。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各种主人喜欢的饰品,男子有腰刀、打火镰、鼻烟壶等,妇女有银器、铜牌等。
在藏族的节日中,雪顿节是藏族著名的三个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更为特别的还是藏族人的舞蹈,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有关民俗的作文篇6
如果你看过安阳市春节民俗展览会的话,你就会知道那儿有()多热闹,人们脚尖儿贴脚跟儿,把市图书馆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乐点一:糖画惹人爱
糖画是用白糖、红糖搅拌,放进铁锅中文火慢熬,一直到能牵出细细的糖丝,就可以“画”画了。民间糖画艺人一边用勺子在大理石石板“画”,一边解说“画”画的时候不能断断续续,要一气呵成。只见艺人手握盛了糖稀的勺子,挥几笔画出一条弯弯曲曲的“蛇”,再挥几笔绘成一条飞舞的“龙”。最为好看的就是“宫灯”了。我看得很入迷......一扭头,老爸不见了。我钻出人群疯狂地寻找老爸,大概你不知道我找老爸要干什么吧?没事,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我想你也会抵挡不了诱惑的。找了一会儿没结果,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正要转身再找的时候,忽然看见老爸就立在我旁边,一脸坏笑。我“押”着老爸,要老爸给我买一个糖蛇。老爸经不住我死缠烂打,答应给我买一个糖蛇。噢—耶!
乐点二:梨糕糖功效多。
啊哈!你猜我又看到什么啊?梨香十足的梨糕糖!梨糕糖是用梨、姜、白芝麻、白糖文火煮成的。然后拉成条状、用模具分割成小方块,冷却即好。老远就能闻见香味。梨糕糖不仅味美,而且功效多,有清热、化痰、止咳、败火等功效。老爸是个健康主义者,一听有这么多的功效,赶快买了一包儿尝尝。我放一颗梨糕糖到嘴里,立刻清香四溢,啊不!是梨香四溢。刚刚做好的梨糕糖温温的,略微有点软,不粘牙,果然有香梨的味道。老爸也在品味,停了好大一会才说:“白糖的甜、姜的辣、梨的香,确实不错哦!”
乐点三:贴剪纸过吉祥年。
内黄的剪纸在全国闻名。你看那花花绿绿的窗花、各式各样的剪纸,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你看,这里有一些庆祝新年的蛇剪纸,上面“写”着“蛇年好运”、“金蛇狂舞”之类的喜庆语。
民俗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内黄的扒糕、烧灌肠、煎血,滑县的木版年画,内蒙古的羊肉串、马奶酒......还有民俗表演、猜灯谜......尽享节日文化盛宴!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去看一下“民俗乐、吉祥年”。
有关民俗的作文篇7
寒假的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着欢快的步子来到了月河古街。街的两边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房子。房后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潺潺流动着。房子的屋檐上挂着的一盏盏大红灯笼,倒映在水中,仿佛一簇簇火焰在舞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小贩们的吆喝声,店铺里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小贩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随意走进一个院子里,我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原来,这是一家茶馆,一张两三米长的桌子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茶杯,每一个都是那么精致,每一个都摆放得那么整齐,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茶杯的旁边放着一个长嘴的铜茶壶,壶身擦得亮亮的,茶壶的嘴差不多有一米多长呢!我想这把茶壶一定是这家茶馆的摆设。再走进去是一个舞台,舞台下坐着许多人。台上的人画着脸谱,戴着凤冠,嘴里唱着什么,声音都拉得好长好长。我听不懂他们唱些什么,只是觉得很有韵味,茶室里的人却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的。
当我的目光重新回到茶桌上时,一个长得十分清秀的女子从里面走了出来,梳着一条长长的麻花辫,在腰间晃动。她来到茶桌前,拿起长嘴茶壶翩翩起舞。没想到,这茶壶不光是摆设,还是姑娘跳舞的道具呢!只见姑娘那长长的麻花辫在空中舞动,掠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婀娜的身影一动一动的。最令人惊讶的是,时不时还会有茶水从长嘴茶壶中倒入茶杯中。她转一圈,茶从背后准确无误地倒入杯中,转一圈倒一杯,连分量都是一样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满脸洋溢着笑容,仿佛沉浸在这茶的海洋中。当周围的人为她精彩的表现而鼓掌时,她的脸上泛起了两片红晕。
我都看呆了,听爸爸说,茶是我们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茶的品种有很多,它的产地也有很多,泡法更是层出不穷。
是啊,别说其他的了,今天这位姑娘的茶艺表演就把我震住了。我轻轻地呷了一口茶,好香……
有关民俗的作文篇8
在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在那天可以吃饺子、放鞭炮,真的好开心啊!
以前我总感觉过春节也没什么特别的,春节是和家人团聚的节日,我已经很久没跟家人离过春节了,因为每一次过春节我都在想一家过的,这一次,我终于能吃上一次团圆饭了。
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都要打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春节前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拜年,外婆准备了三个红包,我看见其中有两个红包鼓得很高,而剩下的那一个却很薄,弟弟一下拿了一个很鼓红包,妹妹也拿了一个很鼓的红包我却拿了一个最薄的,弟弟的是有五张五元,妹妹的有五张一元,而我的是一张100元,弟弟看见我的比他多,他就双手插腰生气起来了,我们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整个屋子充满了我们的笑声。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要吃元宵,我和弟弟妹妹打着各色灯笼四处游玩,烟花又在此刻重新装点起美丽的夜空。一个个孔明灯就像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热闹、祥和的春节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