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一篇优秀的作文,肯定少不了小伙伴们平日的素材积累,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篇1
又是一年中秋月,可偏偏漫是无边际的黑云把月亮着实地关在了门外,我们与小学时代的同学和老师相聚一堂,沿着那悠悠古道,伴着喃呢的清风,欢笑着。
在那座高楼的露天咖啡厅上,戴老师端着一大盘月饼款款而来,久久凝视着月光,像一位刚刚渡过历史长河的唐代学者,向我们阐述这月之精妙。
在这当时,不远处传来了摇橹声,吟唱声,劝饮声。一叶扁舟,在月光浮动的江面上顺流而下,对着那东山皓月,谁倾然微笑。顷刻之间,我们中间荡漾着一片祥和的海洋。
戴老师笑着说,没想到,在今年中秋夜,我们七班的同学又聚在了一起,真是美好,她感叹说。戴老师动手分着月饼,边递边跟我们说,这可是我亲手做的月饼,尝尝吧!
班长带头喊着,戴妈妈做的真好吃!
恍惚间,雾气散走,头顶的满月当空,静谧的黑云留住了风的影子,缭绕着许久不散的黑雾,月儿显得十分安静美好。
我们打开手机摄下月儿娇羞的身影,而月儿轻轻的移动着,洒下了如水的月华。
我们在一片柔和中谈笑,只字片语间,又留出几许忧愁。可能是大家分开时间太久,就如同星空中的那轮明月,好不容易圆了一次,但那朵愁云以久不散,似乎暗示着又将分开。
圆圆的月亮皎洁明亮,如一盏夜灯挂在天上,缭绕着淡淡黑云,给黑漆漆的夜晚带来了一丝光亮一丝温暖。月儿缓缓上升,银河隐退了,星星疏落,夜空了像水洗过似的洁净无暇。
我们并排坐在天台上,任轻柔软绵的风抚弄着我们的发梢,月光朦胧地斑驳在少女们的脖子上,还是那么天真的笑脸呢。“至少,我们还在一起不是吗?好好珍惜啊!”大家闭上了眼睛,会意地点点头,嘿嘿地傻笑起来。我们踢踏着脚,不亦乐乎地聊着中学趣事。
戴妈妈负手而立,浅笑一尔,飘逸着长发。
“看啊!”我将手一指,只见空中乌云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点缀的繁星,深邃的夜使得月儿圆得迷人,亮得晃眼。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浅,若有若无。
那轮明月,是那么璀璨耀眼,不再孤单。
我们在一片皎洁的月光中开心地笑着,笑着,又听见了有人的摇橹声,吟唱声,在诉说着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
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篇2
清晨,我在昏暗的光线中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今天没有刺眼的阳光,阴天吗?”我暗自思忖着。
推开窗帘,外面一串串水珠从高空落下:“啊,下雨了,今天可是中秋节啊!”我感叹着老天的不开眼,为什么要在如此的佳节干出这么“不地道”的事情,晚上我们没有月亮可以看了,我无奈地开始写作业。
当我甩着有些酸痛的手放下笔时,窗外一缕柔柔的亮光正好投入我的视野:“雨停了?”我自问着,迅速探起身子向外张望,可不是嘛,雨停了,厚重的云层下面正有一些暖光在极力向外扩张、晕染,是太阳想要挤身出来呢。
我不再咒骂老天的“不开眼”,有些郁闷的心情也一扫而光,甚至开始有些感激之情在心中来回游荡,我该谢谢这个“有眼”的老天爷啊,是它在我失望之余竟然又给我带来了希望,中秋之夜,我应该是可以看到那美丽的圆月了。
白天渐渐脱下一天的华服,正在掩面擦去美丽的脂粉,黑夜趁机把自己的大氅扑天一甩,白天没有来得及再次谢幕,便被遮盖在黑色的薄纱之下,没有了动静。黑夜在“收服”了白天之后,若无其事的整整自己的衣衫,轻轻挥动着衣袖,把自己珍藏的宝贝小心地从袖中抖出,一颗神奇的珠子慢慢升向空中,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最后它变成了一个圆盘,承载了满满的一盘祝福悬挂在了九州之上。
晚上7点我站在了院子里,举头观月。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据测算,却是难得的“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晚19时13分将会月圆,天文学意义上的“满月”将在夜空出现。
我仰望着圆月,时间一点点接近“满月”,今夜京城的月儿呈现黄色,已经“满月”的月亮有些朦胧之意,但我可以清晰的看到月亮上的花斑,那是什么?也许是嫦娥的身影,也许是广寒宫的阙围,也
许是吴刚与桂树?此时此刻,我相信无数的人都在仰望圆月,都在聊着和月亮有关的故事。
京城今天“满月”了,我也满十岁了,甜甜的月饼塞满了我的嘴巴,这种幸福伴着我度过了一个“满月”的中秋节。
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篇3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
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篇4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篇5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大家要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是每个中国人喜欢、向往的节日。
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回山里老家过节日。一路上翻山越岭,离城市越来越远,眼睛不自觉地舒服起来。啊,那个山到了!一下车,我贪婪地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在城里感受到的热和疲劳一扫而空,没有污染的森林空气凉凉的,阳光虽然也是灿烂,但是很令人舒心。再过几年山里的老一辈老去后,这座山也会变成一个美丽的想像了吧?
鸟儿欢快的叫着,森林深处还会有更动听的鸟鸣呢。蛋鸡们走来走去,有的还不停的叫,我认识的鸡们都不见了,又是一群陌生的鸡们。松鼠抱着板栗跑走,牛虻在耳边嗡嗡作响。
溪边是最好玩的,那里有很多蝴蝶,轻盈地翩翩起舞,人和蝴蝶共用一泉,高高的巨石上,有水从冲得湿滑的水道上哗啦啦流下。岸边长了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果,小溪里有蝌蚪,小鱼,还有巴掌大的螃蟹。我们一群小孩在溪边玩耍,捉鱼,烤螃蟹,摘野果子,小溪给我们带的欢乐数不尽。有一个高大粗壮的树被放倒了当桥连接小溪的两岸,我基本是爬过去的,别的孩子经常走这桥,所以他们可以飞跑着过桥。
这不就是世外桃源吗?
这里没有时间概念,一切都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时间一点一点流过去,轻轻地流过去,地里劳作的'人们回来了,从远处传来几声细碎的鸟鸣。
中秋节的重头戏是赏月,城市里的建筑工地的灯就像月亮,但是真正的月呢,必须去人烟极少的山里。中秋的山里是动人的,虫鸣就像谁撒了一大把似的,到处是它们的声音。这灿烂肆无忌惮地吐撒着光辉的月亮,该怎么形容它呢?灿烂?动人?美丽?都不尽然,你会为它所折服,为它忘我。月像一个大灯,光芒照亮了山谷、天空,还有人们的心。再看那星,是嵌在蓝宝石中的金子?是飘落在蓝丝带上的金粉末?是神灵放置的灯?星海中月亮灯塔般立着,彩云也掩不住发光的月亮。
月是故乡明,今晚的月亮更圆更大更明亮。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香甜的月饼,大人在聊天,小孩在月光下游戏,尖叫声,脚步声混在一起,让这平时寂静的只有虫鸣鸟叫小村庄有了一丝生气。
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篇6
人生走过了三十多载,记忆里,每年的中秋都是令人期盼的,每年的中秋都有喜悦、收获的味道。
记得儿时,我总盼着中秋节到来,想着那香香甜甜的月饼。有一年的中秋节,家里正忙着收稻子,放假回家我给父母当下手,忙碌了整一天,直到夜幕降临时,我们才满载着一车稻子从田间路上往回走,父亲拉车,我和母亲在后面推车。不经意间抬头,农户的屋檐上已经升起一轮圆月,它仿佛在向我点头微笑,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
一路上我心里惦记着爸爸昨天在集镇上买回的月饼,想早点回家去尝尝,于是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听着爸爸对妈妈说:“你看看口袋掉了没?我怎么感觉轻了许多呀!”我在后面偷着笑!终于到家了,卸下稻子我们就休息,妈妈做了糯米小圆饼,加上爸爸买的月饼,摆在两个碟子里,而后焚香敬灶神(这是我们农村老家的习俗。)。敬完灶神,我们在院子里支起一张小圆桌,泡上几杯茶,开始吃月饼了。我迫不急待的拿了一个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还不时朝月亮顽皮的眨眼睛,爸爸妈妈则一边喝茶品月饼,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缓解一天的疲惫,这时候院子的每个角落都洒满了月光,也散发着浓浓的稻香。
时光如梭,我去了外地上学,中秋节不能回家了。月是故乡明,中秋之夜,看着晴空中的圆月,心里格外想家,于是来到校园里的公用电话旁,向家里问好。问问父母他们是否也在看月亮,家中的稻谷收的怎样,一声声问候和祝福仿佛也通过月亮传递过去。随后,我与同学们在宿舍里品尝起了月饼,这个时候,整个校园也笼罩在洁白朦胧的月光里。
转眼间,毕业工作来到略阳,虽然离得近了,但大部分的中秋节还是不能回老家。记得有年中秋节,我独自漫步在略阳县城,漫步在八渡河畔,此时凉风拂柳,圆月当空,我拿起了手机向家里问候,并编发短信祝福亲朋好友。此情此景,让我灵感涌来,飞奔回自己的陋屋借着月光遂作词一首:“八渡河畔,杨柳灯火灿。粼粼波光千千点,声声秋虫奏相伴。青山已合眼,满月出云现。对月遥寄思家远,独自莫凭栏”一口气写完,独自一人吃起了月饼,虽然,这个时候的月饼,品种多样,味道鲜美,但我尝不出儿时那种味道。
而今,我已成家,女儿也开始蹒跚学步,妈妈帮我们带女儿,中秋将至,父亲说今年家里又有一个好收成!又是一年中秋时,我想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家一定要聚在一起,我们要共赏月光,共尝月饼,团团圆圆。
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篇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电视机中,一位女歌手正站在舞台中央高歌着,庆祝中秋。月圆高挂,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如同姑娘玲珑笑声般的骰子声。
我静静地坐在窗边,等待着与家人齐聚一堂,举行心中期盼已久的博饼活动。在我心中,博饼活动早已拉开帷幕。随着大伯的喊声,家人们也都来到客厅,偌大的客厅一时充满着亲情。几年不见的弟弟妹妹窜个不少;视力一向好的哥哥也不知何时戴上了眼镜;就连在心中一直是年轻漂亮的婶婶,她的脸上也出现了皱纹。随着时光的变迁,身边的人就连自已也会变,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内心,不变的是亲人齐聚一堂时的精彩。
“叮当”一声,随着碗中骰子的停下,伴着全场人的目光,奶奶一马当先地博了个四进,大家都拍手叫好,接下来是大伯,只见他双手互拢,将骰子紧紧拢住,摇了摇双手,眉头紧锁,忽然双手一松,当骰子落入碗中时,大喊“状元!”可骰子偏偏不听话,“唉!一秀都没有!”大伯发出杀猪般的哀嚎,令在场所有人都捧腹大笑,就连平时严肃木讷的爸爸也被逗得哈哈大笑,一轮又一轮,桌上的礼品也越来越少,博饼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此时,大家的表情也是“各有千秋”:妹妹瞪大着双眼,直盯着骰子,好像要将骰子吞入肚中似的;弟弟因不走运,吵着要看电视——一脸的无知天真;伯伯的双眉紧皱,两眉如同冤家死死相撞,谁也不让谁,实在有点好笑;爸爸则是如同智者静观大局……大家都觉浸在精彩的博饼活动中,最后一声“叮当”,博饼结束。这次博饼的收获实在不多,但那些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记忆却久久萦绕于脑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老旧的录音机中又传来《水调歌头》。中秋之夜,与亲人团聚,一块月饼,一杯清茶,一次丢骰,这就是整个中秋的欢乐,精彩。
人的一生总要留下一些让人热泪盈眶的日子,一些让人温暖,怀念的记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家人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充实、精彩的。
秋,褪去春的华美,远去夏的虫鸣,萧瑟而朴实无华。秋之月夜,骰子声遍布大街小巷,今夜,我在心中默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年级作文中秋节800字篇8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