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模板网 >心得体会

观看黑伞观后感推荐8篇

结合实际的故事内容所写的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通过认真写观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传递给他人,引起更多人对该影片的关注和思考,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看黑伞观后感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看黑伞观后感推荐8篇

观看黑伞观后感篇1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但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的点火仪式上,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个万众瞩目的环节新的意义。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时,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3月4日晚,李端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他加油,李端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世界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3月4日晚,北京2024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没有咱中国人做不成的事”点火仪式结束后,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盲人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拔出来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李端的自信里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曾经的男篮运动员“自强不息”也是对李端人生轨迹的最好概括。这个高大的吉林汉子出生于1978年,从小喜欢打篮球,曾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获得过全国青年男篮的扣篮冠军,王治郅、陈可都是他那时的队友。

但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还失去了右手食指第一节。不能打篮球了,他就开始学盲文和盲人按摩。他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习纪录。

曾经的队友变成了他的按摩对象。李端想,能为他们缓解病痛、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回到赛场上,那也是好的。后来,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弹跳力好、腿长的李端被发现,重启运动生涯,开始练习跳远。“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一次次的蓄力、起跳、落地中,李端为祖国夺得了沉甸甸的荣誉: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参加了4届残奥会,共夺得4块金牌。

2008年9月15日,中国选手李端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6米61的成绩夺冠。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尤其难忘,他夺得了男子跳远f11级决赛冠军,还刷新了西班牙运动员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在鸟巢升起了国旗,奏响了国歌。

“当时和9万名观众高唱国歌,我真的特别自豪。”

“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夜晚,为我们点亮了整个夜空。

观看黑伞观后感篇2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

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习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观看黑伞观后感篇3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发出奥运三问,但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里,奥林匹克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经过我们不懈的奋斗与努力,终于,20_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20_年,中国再次向全世界发出了2024相约北京的邀请并成功获得了2024年冬奥会的举办权。5131天的奋斗与努力,北京将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我们一起向未来从20_到2024,从夏奥到冬奥,两届奥运盛事,点燃全民的热情。让我们一起燃烧心中的火,握紧手里的光,登上舞台,共向未来!2024年,让我们相约北京,相约中国。

20_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东京奥运会宣布延期举办,北京冬奥的筹备工作也遭遇巨大的挑战。我们全心抗击疫情,但奥运会的工作我们丝毫没有放松,疫情发生以来,冬奥组委最早复工,工作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高质量完工。这不禁让我们感叹到:这就是中国!同时我们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必定能够出色的完成每一项工作。

我们拥有很多的双奥志愿者和双奥工作人员,奥运的经验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并且冬奥会沿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众多场馆遗产,多个场馆实现了冬季、夏季运动的转换功能。冬奥奖牌取名同心,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设计来源于古代的同心玉璧,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了世界人民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团结一心共享冬奥盛世。与2008年奖牌玉的概念相呼应,继承夏奥、创新冬奥,让我们在冬奥赛场上共同见证这一场冰雪奇缘。

40年冰雪记忆,申奥成功的背后是中国20年飞速发展的缩影。2座城市,3个赛区,25个场馆奥运健儿们将在这里向着荣誉发起冲刺。1980年美国,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1992年法国,叶乔波为中国获得首枚冬奥奖牌。2002年美国,杨扬为中国获得首枚冬奥金牌。20_年意大利,韩晓鹏夺得首枚冬奥男子项目金牌。20_年加拿大,中国队斩获5金2银4铜首次进入冬奥会奖牌榜前8。八十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成功加入世贸协会。低碳、志愿、责任、共享与我们相连。从东京到北京,从盛夏到冰雪,不同的赛场同样的追梦,梦想即将接棒,拼搏即将延续。金牌是信仰,更是青春。让们一起迎冬奥,向未来!

观看黑伞观后感篇4

读完《黄继光》这篇文章,我发自内心十分感动。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一直站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曾忘记。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敌人的597。9高地进攻。可是,一次次的冲锋,仍未摧毁敌人的火力点,许多战士都牺牲了。千钧一发之际,黄继光去请战,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壮烈牺牲,用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换取了大部队的胜利。

黄继光是多么勇敢啊!他并不是不知道已经有很多战友牺牲了,但是他退缩了吗?没有!他不怕牺牲,勇敢地冲了上去。黄继光是多么坚强啊!他受了枪伤,血哗哗地流了出来,但他忍着剧痛,依然前进。黄继光为什么舍身堵抢眼呢?因为他勇敢;因为他坚强;因为他有舍己为人的品质;因为他爱国。我跟他相比,差的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千点万点。他很值得我学习,他身上让我学习的地方很多。黄继光奋不顾身,英勇顽强,他为了战斗的胜利,舍己为人,视死如归。我实在既佩服,又羞愧。我不胆小,但是我算得上勇敢吗?我不软弱,但是我算得上坚强吗?我扪心自问。

凝视着书上的插图,仿佛那张图在不断地扩大,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情景就在我的眼前。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震撼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读完这篇文章,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我把黄继光做为自己的榜样,一定发奋学习,练好过硬本领,有朝一日,一定报效祖国!

观看黑伞观后感篇5

“天宫课堂”太精彩了!航天员叔叔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太空家园:睡眠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齐全,应有尽有。行走、转身这些简单的动作在太空中居然这么“艰难”,真想亲身体验一下。

叔叔阿姨还给我们做了许多实验,虽然我现在还有些看不懂,但是觉得特别神奇!现在的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以后也去探索太空奥秘!

观看黑伞观后感篇6

2024年的暑假是我过的最开心的一个假期了!相信每个人都已经准备好上学了吧!每年的开学季节是我们正式返校的日子,除了回学校,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那就是每一年开学都会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这是我们最期待的第一课。今年第一课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

面对新的学期和新的开始,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了新的计划和目标,看完《开学第一课》,相信大家都会更加清楚具体的学习行动。这次的《开学第一课》真的让我们重新点燃我们的雄心壮志,对于祖国的热爱更上层楼,主持人的娓娓道来,振振有词中对祖国的爱胜过一切,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学生。

在生活中,我虽然是名小学生,但我对祖国的爱也很深。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听我父母的话。在公开场合,我严格遵守中国公民的义务,决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财物;在学校里面,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团结的同学,互帮互助的三好学生,这些都是我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永远记得祖国对我们新一代的爱。所以我会更清楚我未来的方向,努力学习中国历史,逐步建立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同时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我还年轻,但我的志向一直是跟随祖国和党。

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果我们不爱这个国家,谁爱。我会一直努力奋斗,为我们的国家出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将个人发展与祖国联系在一起,上面的这些我一定都可以做到!加油!

观看黑伞观后感篇7

秋天,这是一个朴素而又繁忙的季节里,在这季节里迎来了学生们一个崭新的学习时期。漫长而又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换回来我们开学的日子,而在开学前当中给我们安排上人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一节课了,那就是《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一档长达两个小时教育公益节目,是2008央视和教育部合作的教育类节目,对于当代中小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节目结合热点时事,真切感悟,先进事迹等特点,通过电视媒介更好的传达核心主题,让中小学生的我们更容易吸收深刻教导知识。

晚上8点,吃完饭后便守在电视旁边,准时观看着开学第一课节目,每到9月份新学期的开始,《开学第一课》总会播放各种有趣且蕴含深刻寓意的故事片段让我们观看,而在这一堂课里不仅可以让中小学生们学习到各种知识,还能在观看节目中,不断感受到各个人生的意义。每一期的《开学第一课》内容都是不相同的,但在每一期的节目里,都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除课本以外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祖国一些光荣的事件,同时也让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更有目标和动力,这也许是为什么每到九月开学季时,就播放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原因吧。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说到理想,我就想起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节目的第一篇章从一本距今已有101年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展开故事讲述。正是这本已经微微泛黄,仅有56页的小册子,指引着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等早期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更点燃了百年来无数革命志士追求理想与信仰之火。

曾在多部历史题材电视剧中饰演毛泽东的青年演员侯京健作为主讲人,讲述了《共产党宣言》使青年毛泽东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陪伴他一生的故事。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1954年秋天起,毛泽东同志重新开始学英语,第一个读本就是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阅读笔记。

理想是绚丽多姿的,是五彩缤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轮船没有前进的动力…… 理想,是一个明确的目标,是一份坚定的信念,是一片不断奋斗的天地。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实时连线空间站的部分。

把课堂搬上太空,天地共打“巡天太极”

2021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今年《开学第一课》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请天和核心舱中的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并饶有兴致地示范了一套“巡天太极”。这堂课不仅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更是希望培养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优良品质。

刘伯明:我们的征途一直是星辰大海

被网友亲切称为“太空导游”的航天员刘伯明,这次用vlog的形式,带着同学们漫游空间站,展示他们在太空中的家。太空厨房、热风装置、微波加热装置、一日三餐、饮水系统、冰箱等设施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在他的专属空间里有一幅即兴创作的绘画作品“凤凰传奇”,描绘的是他在首次出舱时站在机械臂上看到的渤海湾。接着他把镜头对准舷窗,展现了令孩子们惊叹的一幕。面对这个场景,刘伯明感慨道:“我一飞到这上空,想到有亿万国人在支持着我们,是他们托举我们越飞越高。”

聂海胜:我们把蓝色穿在身上,红色绣在胸口

聂海胜给孩子们展示了他带到空间站的中国传统乐器笛子,还带来了一幅特别的全家福——全体现役航天员合影。他说:“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行,是我们全体航天员的责任和任务。”此外,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航天员平时如何锻炼强健体魄,聂海胜还带来了一堂有趣的“太空体育课”,三位航天员带领现场的孩子们天地共打“巡天太极”,并寄语广大青少年: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锻炼。

汤洪波:我们随时披上飞天战袍为国出征

汤洪波给同学们准备的是两个科学实验,一个是挑战“用筷子喝茶”,还有一个是“种太空红薯”。我们看到了伴随汤洪波从老家一路飞上太空的“爱旅行的小红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已经发芽。他还邀约同学们一起种红薯,跟太空红薯比比哪个长得快。最后,汤洪波在节目中寄语儿子的同时,也向全国青少年学生送上开学寄语:“人生之路很长,不要因为艰难险阻而放弃梦想。人生需要不断地进步,而未来也总是充满希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相见时,一定都会是更好的自己。”

杨利伟: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除了三位正在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也来到节目现场,除了同学们都读过的《太空一日》,他还回忆了2003年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时的骄傲与自豪,“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党和国家为我们铺就了‘飞天之路’,十四亿中国人民托起了我们,把我们送入浩瀚的太空。”在节目中,杨利伟倍感自豪地说道:“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未来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全人类在外太空共同的家。”

节目在九点多落下帷幕,但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息。《开学第一课》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蓝蒂裕;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我想,从今天起,我也会发奋图强,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有能力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有能力为社会伸出自己的一双援手!

观看黑伞观后感篇8

11月20日的日子,常熟市消防大队裴队长要来我校进行一个关于消防知识的讲座,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很激动、兴奋,就连老师也激动无比。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我们伴着兴奋的心情,走进了星宇剧场。幸运的是,我们五(1)班坐在第一排。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裴队长突然从门外进来了,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裴队长慢慢地轻轻地走到了讲台上,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的礼,然后面带微笑地坐了下来,并又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便开始向我们讲消防知识了。

裴队长先给我们讲了几个发生火灾的事件,然后和我们一起分析其中引火的原因:“‘我’有一个朋友,一天,他在烧菜时,一不小心,油锅就着火了,火也不大。他没有慌张,就照他所知道的用盖子盖上这个办法,结果,他却把自己的脸烧到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同学们疑惑不解,还有的哈哈大笑。于是,裴队长又说:“因为,他把锅盖对着自己盖下去,结果啊,火往他的方向一扑,把自己的脸烧到了。”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接着裴队长分析了其它事件,教我们身处火场应该怎样做,邀请我零距离上台学打绳结:双定结以及其它一些打结方法,就连我自己也看着不禁像模像样地做了起来,投入身心地学习着。

讲座完了,我们还来了一次演习,同学们个个有序地跑出星宇剧场,然后邀请了幸运的同学学着用灭火器灭火。

就这样,消防讲座结束了,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教室,深深感叹:“这次讲座可真有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观看微党课心得体会8篇

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8篇

观看讲座说课心得体会8篇

观看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8篇

2023年观看心得体会模板8篇

观看除疴心得体会优质8篇

观看历史的心得体会8篇

党员观看教育片心得体会8篇

观看红海行动心得体会7篇

观看微党课心得体会优秀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314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