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写观后感,才可以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写观后感是为了记录下我们从作品中得到的感悟,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国电影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1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
说的是在1934年日本鬼子来到我们中国横行霸道、滥杀无辜。在那个战争年代,有一个叫张嘎的孩子,疾恶如仇,再加上奶奶刚被日本鬼子杀害,他决定参加革命工作,把侵略者赶出中国。于是,嘎子跟着八路军战士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展开了战斗。有一次,在战斗中,一个大汉奸想逃跑。嘎子马上追上去,可大汉奸手中有qiāng,嘎子灵机一动,把一根玉米棒扔向大汉奸,还大声说:“看我的手榴弹!”大汉奸以为真的是手榴弹,马上卧倒。一看,没爆炸,才知道上当了,举起手qiāng一扣,可没子弹了,最后只好乖乖被俘。
我很敬佩张嘎子,他在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机智勇敢、沉着应付。经过很多磨炼,他正确认识了革命的意义,更加坚定参加革命的信念。你们看张嘎,只不过是一个跟我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可他却不能跟我们一样享受到同等待遇:吃不饱,穿不暖,更不用说上学读书了。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艰难地生活着、战斗着。现在,我们能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是多么幸福的事。但我有时却不懂得珍惜。平时我遇到一些困难就退缩了,不敢去面对了。比起勇敢顽强的张嘎子,我感到很惭愧。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张嘎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感受到了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善战……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切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像张嘎子这样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才会有今天的我们,我们以后更应该好好地生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2
首先,请允许我以个人名义为导演高希希点个赞,因为这部电影《八子》拍出了老一辈红军在战争面前不惧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光辉形象,歌颂了他们为党和国家和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而整个制作上又很具有商业水准的独到眼光,不仅体现了老一辈红军战士敢打敢拼的精神面貌,还在场景、配音、视觉效果上嫁接了主流商业市场的模式,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极为震撼的观影体验,彷佛身临其境一样,犹如时空穿梭到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年代。
其次,故事特别有想法,通过母子情展现了杨家八子母亲的伟大,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亲自送八个儿子上前线,没有一句怨言,不计个人后顾之忧,心甘情愿与新中国共成长的信仰理念被杨母诠释的淋漓尽致,看似一位柔弱母亲的形象,却饱含着大爱与无私精神。兄弟情方面,弟弟满崽(刘端端饰)和哥哥大牛(邵兵饰)由一开始的互不理解到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不仅为我们展现了特有的中国式家庭兄弟情深,还为我们展现了战争年代不乏亲兄弟共同保家卫国的热血好男儿本色。战友情方面,大家团结一致,奋力击敌,虽然整个排最后剩余战士不多,但是为了完成任务,大家不怕流血牺牲的幕幕场景还是令人十分感动,像老赵、有庆等战士在整个战斗过程中都展现出独当一面的实力,也正是当年大家过硬的作战技术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才有了我们当今幸福的美好生活,值得铭记一生。
如果说美国战争片《血战钢锯岭》有着美式英雄主义的家国情怀,那么《八子》中的任何一位红军战士都真实再现了中国式英雄主义价值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真诚朴实,不追求张扬个性,融个人英雄主义于集体主义之中的精神最可贵。影片在整个大背景以中国战争故事为原型的改编下,为我们展现了一部红军战士用生命筑起的“血肉长城”,同根同源的价值观故事,是完全有别于美国战争片的核心思想以及英雄人物的成长历程,非常动人心魄,感人至深。
总体来说,电影《八子》不仅深度刻画了老一辈革命家核心价值精神,还通过更现代的工业水准,让战争变得真实立体,让观众有感同战争的残酷,惟有远离战争,珍望和平,世界才会有更加精彩的美好未来。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3
暑假里,我后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视剧。它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小嘎子那幽默、风趣、聪明、勇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深深感动了我。
故事中有两个情节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天,小嘎子在“鬼不灵”遇上了小伙伴胖墩。小嘎子便吹嘘自己当上了八路,跟老罗叔打过鬼子,惹得胖墩直眼红。后来,嘎子和胖墩决定以摔跤来争夺老钟叔给嘎子做的木头枪及胖墩的皮影。刚开始,嘎子趾高气扬,压根没把小胖墩放在眼里。一不留神,便被胖墩给摔倒了。小嘎子便觉得羞极了,刚才那股子“傲劲”一下子没了。他看胖墩那得意的样儿,再听听周围小伙伴嘲笑的声音,嘎子气极了。趁胖墩不注意,冲上去狠狠地咬了胖墩一口。疼得胖墩直在地上打滚。而嘎子却在那儿开心地笑着。后来,嘎子受到了区队长的批评,认识到自己违反了纪律,他心里十分后悔,决心改正。
还有一次,小嘎子和英子他们一起被关进了鬼子的牢房。凶残的龟田太君从他们口中得不到情报,便决定杀害他们。在就要枪毙他们的最后一刻,嘎子突然提出抗议:“日本人没本事,只能欺负弱者。有能耐咱们比一比!”嘎子的话激怒了龟田,他决定和嘎子比个高低。嘎子提出比爬树,鬼子同意了。只见一个胖胖的鬼子抓着树枝,爬到了树上。该嘎子了,只见他像猿猴一般,一溜烟便爬上来树。还没等鬼子回过神来,嘎子早已跳上了屋顶,翻过墙跑了。把龟田气得暴跳如雷,不停地大骂:“混蛋!混蛋!”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时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每当我看到这句话,我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血液在上涌,保尔·柯察金的一切都令我无比佩服。为梦想而拼搏,为理想而奋斗,为责任而挺胸,为价值而挺立!
大型纪录片《祖国在召唤》的热播,让我看到了新时代军人的气质,让我想起了小学时,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写自己的梦想。我还记得同学们都在讨论,都在畅想自己的梦想时,我已经提笔写下我的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对,成为一名军人!报效国家、是我中华男儿的铮铮誓言;献身使命、是我铁骑雄兵的无悔信念。直到现在我的梦想始终没有改变。小学的那篇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我还记得当我站在讲台上念完那篇文章时,我脸上那骄傲的神情,为了梦想,我要保家,我要卫国。我为自己能够实现梦想,实现价值而感到欣喜。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会变得如行尸走肉般找不到生命的航向。犹记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犹记得岳飞“精忠报国”的雄心,犹记得朱德“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的壮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坚定自己的信念,以忠诚信仰铸就钢铁般的军魂,为国家当立班超志,守苏武节,歌武穆词,做易水别。
国强离不开军强,强军才能强国。当兵去!扬我国威、壮我军魂!
儿时的梦想,已化作起点的阳刚,铜纽扣已微微发烫,我听见它在轻轻吟唱,那是军人的歌谣,从容坚定,永远嘹亮。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5
对于天下无敌的中国大陆军旅电影和神剧已经无力吐槽,相对而言,今天首映的《战狼》堪称为中国大陆军旅片中的经典之作。我万万想不到我们中国大陆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不枉我的期待,苦苦等了这么久,虽还有不足,比不上国外相同体裁的一些电影,但我已经很自豪!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是剧中冷锋(吴京饰)的回答,让多少想当兵的青年满腔热血!让多少在役或退役军人感到无比自豪!让多少错过当兵的人后悔莫及!
当兵是我的梦想,现在还是我的梦想,是一个不可能的梦想,是一辈子的遗憾!十八岁之前,我梦想着十八岁。十八岁的时候,我等着十九岁。十九岁的时候,我戴着眼睛看着母亲盈眶泪水。看着一年又一年的征兵告示,过了二十三岁,还是热血沸腾。在当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防预算的增长,部队的生活待遇相对以前而言有了质的提高,没有以前那么艰苦,所以很多家长慢慢地开始接受子女去当兵的意愿,甚至花钱去争取当兵名额让子女去当兵(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是否如此。),让子女得到锻炼,让子女能有个好的发展前景。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是剧中石青松(石兆琪饰)的台词,武装着军人的军魂,散发着军队的军威,树立着国家的国威!能激起和唤醒多少人的爱国热血!
目前中国军队的反腐,希望进行到底!通过这次的反军腐,能将中国军队改革成一支真正不朽的钢铁之军!希望我国新闻发言人除了严重交涉,严厉抗议的老台词外,还有实际的行动,不单单是响亮的口号!希望我国神一样的广电局不要再让军旅神剧毁掉一代又一代人的三观,国家对足球改革了,什么时候才对影视界改革?更希望我国的爱国教育事业能实质性的全面开展,短时间的军训是不够的,每个星期一的升国旗唱国歌是不够的,多让孩子从小感触到军人的灵魂和国家的神圣,比如一些军营武器对市民开参观,比如爱国体裁的电影、书籍和歌曲等。
精忠报国,虽没有手握钢枪,但不损国家之利,不泄国家之密!
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今天,不能再用重新换来明天!
艺者,应有良知。一味的追逐商业化,而抛弃了真实性,只有反面教材的价值!
希望今后的影视界更加正能量,出更多有价值的真实好作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