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帮助我们内心思想成长的书面材料,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同时,个人的思维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年感动心得体会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感动心得体会篇1
你们好吗?前线医院现在怎么样了?物资还紧缺吗?你们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我们等待着你们平安凯旋归来。
2020年的冬天依旧寒冷,但是这个春节却与众不同。原本团圆、欢乐的家庭,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让人变得恐慌,有些人不得不离开温暖的家去前方支援。
面对重重困难,无数英雄涌现出来。84岁的院士钟南山挂帅出战。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出手相助,高喊“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令人感动。建筑工人修建的火神山医院,被称为“十天奇迹”。人民子弟兵更是随时待命,奋勇向前。还有无数的志愿者,为了节省防护服资源,主动“穿尿不湿”。
你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你们就像寒冷冬季里的一枝梅花,傲霜斗雪。虽然我们帮不上大忙,但是不给社会添麻烦,做到不出门、勤洗手、多喝水、不传谣、戴口罩,做好自我防疫。
众志成城,我们都相信这场“战疫”一定会胜利。待严冬离去,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又将迎来美好的生活。
2023年感动心得体会篇2
2017年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了。获得“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的是: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峰,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大国工匠李万君,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最后,盛典特别致敬了中国女排。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听着他们英勇事迹的介绍,不禁热泪盈眶。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当中有不计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的科学家、工匠。有植根乡村,为了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教师、村官。有救死扶伤,给患者带来尊严希望的医者。有不顾威胁,坚守职业道德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为国捐躯的烈士和为救他人牺牲的平民英雄……
他们都拥有崇高的人格,拥有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用一生去执着坚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为事业默默付出,危急时刻冒死拼搏,为国人树立了崇高榜样。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希望和生机!......
榜样在前,也许我们无法达到榜样的高度,但无论我们是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奋发进取,兢兢业业。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感动心得体会篇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日讯 据央视新闻消息 向阳而生,向善而行。那些人性当中最闪耀的瞬间,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中国。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郴州女孩江梦南当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同获感动殊荣的还有: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车水马龙、人声嘈杂、对于普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于江梦南来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陌生甚至可怕的。因为在三年前装上人工耳蜗之前,她什么也听不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她,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时间回到29年前,在小梦南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她的左耳损失了大于105分贝,相当于直升机起飞时声响的听力,而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临床上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
父母会抱着她坐在镜子前,让她观察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口型,进行发音模仿,并一遍遍地纠错。
江梦南:一个字,念一万遍我能够学会,父母都已经很开心了。可能有一些口型非常像的音,花、瓜,就要把我的手,放在他们的嘴巴附近感受这些气流。花,有气流,瓜,没有。需要很多遍的反馈,才可以慢慢练成这样一个肌肉记忆。
常人很难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习,学会读唇语的。梦南没有上过一天特殊教育学校,因为她父母坚持要让女儿去公立小学读书,但没有一个正常小学肯接收她,以至于到了上学年龄,无学可上的梦南又多上了一年学前班。
江梦南:有一个场景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我的学前班跟我的小学,他们中间有一段台阶,小学在台阶上面,我的学前班在台阶下面。我站在台阶上,看到其他同龄人都去顺着台阶往上爬去读小学,我自己顺着台阶往下走,我当时在台阶上就哭了。
江梦南:父母安慰我,告诉我,听不见是既定的事实,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点。
于是,在学校里,梦南靠着坐在教室前排,读老师口型“听课”,并凭借惊人的努力和记忆力,发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甚至,为了补上学前班多读的那一年,她在四年级暑假自学了五年级所有的课程。
就这样,好强的梦南一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吉林大学的本科、硕士,并于2018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博士,主攻肿瘤免疫和机器学习。为了测试自己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掘,三年前装上了人工耳蜗。终于,她人生第一次,真切地听到了这个世界。
江梦南:冷不丁的哪一天会听到我以前从来没过的声音。我开始听见了鸟叫,听见了青蛙在叫,或者听到了一些很美好的声音。
但是,新的困难接踵而至。为了建立耳蜗里听到的声音跟文字之间的联系,梦南还需要不断持续进行听力训练。而且,清华的学业压力大,每天面临大量专业的讨论,梦南的人生,仿佛每一步,都是“困难模式”,等待她去克服。
2023年感动心得体会篇4
家访路上,每一个拥抱都让人动容。
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当时,张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她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药。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那时张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还有一次在家访途中,张桂梅住在宁蒗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的不解、非议,忘记了殊荣,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她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她就是要让学校培养出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学生。
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从不吃肉,每天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但在华坪,张桂梅对别人的慷慨却是出了名的。张桂梅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全国劳模的5000元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优秀共产党员3万多元奖金,刚拿到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全部给了山区缺水群众打水窖。截至目前,张桂梅捐出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累计达70万元,通通用于资助学生、帮助困难群众和发展教育事业。
2023年感动心得体会篇5
有一种久违的体验叫感动,有一种醉人的滋味叫感动。感动,无法预定也无法奢求,它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就是这轻轻的一触,让多少英雄落泪,让多少浪子回头;就是这轻轻的一触,才演绎出人世间如此之多的悲欢离合,铭心刻骨。
上个星期五,我看了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因此我结识了一个叫何玥的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股顽强、伟大的精神。尽管,蓦然回首,人已故,但她的精神与品质仍旧活在人们的心中。
起初,看到她死后还不忘为人类作贡献——捐献出自己的器官,随后,泪,悄无声息地落下,朦胧中,仿佛看到天堂中的她伸出的双手。那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飘起雪花,雪花落到她的掌心里,立刻融化了。变成了一滴水,就像一滴透明的眼泪。她的嗓音那么甜美,无限地高兴,高兴她的器官为他人延续了生命。歌唱完了,那无声的旋律似乎在萦绕着。许是她看雪看得久了,眼睛被洗得那么洁净,那么纯净。
如若把她比作矢车菊,蓝色的花朵,花瓣纤细,像一朵蓝色的火焰。寂寞,幽深,又燃烧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热望。那些花朵,有些是雨过天晴的蓝,蓝得纯粹,浓得化不开;有些是轻微的蔚蓝色,透明的,一如人的淡淡的哀伤和迷茫。
生活中有些故事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如同被风吹落的矢车菊,静静地沉淀到梦的深处。当过往的风,不经意间翻开仓促的年少时月,很多往事已在空气中慢慢氧化,锈迹斑斑。但那一抹深蓝,淡蓝色的记忆,却依旧在轻轻地、轻轻地呼吸。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感动,并在不断的感动之中,不要怀疑,因为我们并不是故作伤感,而是真真切切的情感流露,尽管世俗的东西已经让身边的事物变的模糊不清,尽管这样的感动变的越来越少。然而我们的生命需要象感动这样的东西如夜空中的繁星闪闪发光,照亮这个世界。
2023年感动心得体会篇6
钟扬同志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他所选择、所热爱的科学事业,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生机的一颗颗“种子”,也让我们广大奋斗青年心中萌生了一颗信念之芽,更让我对自己的基层成长之路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磨炼是我们的青春选择。三百六十行,偏爱这一行。重庆丰都20xx年选调生有四川、河南、山东、内蒙、江苏、江西、甘肃等7个市外的小伙伴,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人生地不熟等重重困难,在基层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加班熬夜,却乐在其中。加班在日常,熬夜是经常―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真实状态。不过黑夜让人心静、让人思路开阔,熬完一篇明天用的讲话稿,头上压着的山没了、心里悬着的石头掉了、心情舒畅了,觉也睡不着了。偶有抱怨,仍无比自豪。有时感叹事干不完累不起、下乡太苦伤不起,可是我们从群众朴实自然的笑脸上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自己一滴一点的变化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所获。
成长是我们的工作基调。成长是一场必经的苦旅,我们沿着成长的大道或是荆棘到达成长的目的地,背后隐忍了多少汗水和泪水,以致有时看到进步的步伐很慢,心中总有莫名的愧疚和忐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也是提升能力的大课堂。因为年轻,所以我们经得起考验,即使前面荆棘丛生,我们也无所畏惧,背起梦想的行囊,与伙伴携手共行,一路引吭高歌,在基层翱翔,也可以泥土换成长,汗水写华章。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头顶“选调生”的光环,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提升能力、坚定信念,不断成长为知识型人才、业务型骨干、种子型选手。
奉献是我们的人生价值。钟扬用“奉献”把他53岁的人生长度,镌刻了无限的生命厚度,将献身科学的口号变成了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我们身在什么岗位、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价值就是为祖国奉献。即使我们做的是应该做的,比如帮助贫困户走低保程序、各种报表汇总等等,并没有多的付出,却能收获超额的幸福与快乐。新时代呼吁我们奉献,实现复兴梦需要我们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奉献是永远不变的砝码。
“钟”情逐梦选择,传“扬”奉献精神,那蕴含了不断向上力量的“嫩芽”定将努力生长,开花结果。
2023年感动心得体会篇7
2022年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落下了帷幕。观看冬残奥会闭幕式直播,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和感动。
从开头的残疾表演者将留声机的唱针搭在唱片上,一股酸涩的感觉就充盈在我的心头,接着,变换的每一首背景音乐、入场的每一位引领员、唱片播出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中国的礼仪文化、中国的宏大胸怀。冬残奥会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每一位运动员的拼搏奋斗,也离不开每一位工作人员和每一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真心的笑容,让我也倍感自豪。北京冬残奥会的圆满成功,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先生在致辞时提到,“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标志着冬季残奥会的新曙光,中国实现了惊艳、安全、出色,为未来的冬季残奥会设计了一个新的标准”,来自国际残奥委会主席的高度肯定,更让我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了顶峰。我庆幸于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冬残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始终在路上,始终坚定地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感动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