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模板网 >心得体会

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精选6篇

对于观后感的书写,我们一定要将感着重描述,一般大家观看完一场影片后,应该有很多启示,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精选6篇

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篇1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感动,令我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的心灵,发出动人之声。

陈陆,36岁,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

张定宇,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俞贺楠,36岁,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乡薛牛坊村第一书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驻村干部),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18年俞贺楠主动请缨扶贫,到山西贫困村薛牛坊村任第一书记,他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优势,在党建引领、消费扶贫、产业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使薛牛坊村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至0.47%,实现整村脱贫。俞贺楠父亲患脑梗塞长达14年,2020年初母亲又被确诊为晚期肺癌脑转移,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他把父母从沈阳接到山西大同天镇县一块居住。

……

得到殊荣的人,大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可,他们是怎样变得这么伟大的呢?

是的,他们都是普通人,可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豁出生命去爱国。

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篇2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终于在20-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篇3

本次,感动中国特别致敬中国航天人。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为了实现上天航天器研制的“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航天人把“成功是硬道理”的理念融入实际工程实践中,把“严慎细实”刻进了骨子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一干到底,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特别能战斗”的姿态,持之以恒做到工作一流、过程一流、成果一流,从全局着眼,把小事做好,不断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创新。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的力量。“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石。无论是“天和核心舱”上的机械臂,还是“长征五号”的一飞冲天,它们都见证着中国创新爬坡过坎的顽强拼搏,见证着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不断攻关创新的韧劲。征程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坚持目标导向,瞄准瓶颈短板,以“排雷兵”的行动,努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水平,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在无私奉献中赤心为国。心怀“国之大者”方能为民族复兴立身立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为了成就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他们不求名利地位,不计个人得失,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生命。爱国,是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的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筑梦太空,任重道远,站在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的重要节点,我们要继续发扬航天精神,以高昂斗志阔步前行,不断建设现代化的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添彩。

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篇4

随着熟悉的旋律和热烈的掌声,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缓缓拉开帷幕。

每年的英雄人物不一样,但那颗温暖又伟大的心永不变。用大半生守护敦煌的学者,不顾安危救火的森林英雄,救了全中国孩子的医者……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盲人中医师——朱丽华。

正如颁奖辞中所说的:“不幸关上了你的门,但你帮别人打开了窗。”朱丽华不仅是位中医师,更是一名扶贫捐助者。视频开始时,只见一位老奶奶凭着一根导盲棒和记忆中熟悉的路线来到了银行。一进银行她就开口问:“看看我的卡里有多少钱?全部汇出去好了。”也是这句话震撼了我——一位年过六旬的盲人来到银行,并不是为了取钱给自己用,而是要捐给希望工程,帮助上不了学的孩子们;而且一出手,就是四十万啊!因此,我也越发地想了解这位不寻常的奶奶的故事。

十八岁意外失明后,朱丽华奶奶也绝望过,她甚至无法想象活下去还能做什么,但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朱丽华奶奶听到了张海迪的故事,又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之后,朱丽华奶奶成了中医师,并开始为福利院的脑瘫儿童治疗。世上有许许多多的盲人,但她们不一定都像朱丽华奶奶一样充满希望,并为别人打开窗;世上有能力的人许许多多,但他们不一定能温暖他人。当朱丽华奶奶得知有许多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后,她决定捐赠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张张公益事业捐赠发票堆积在桌上,累计公益捐款也达到了三百七十三万元。这一分一角不仅是朱丽华奶奶的善良,更是汗水和爱心的结晶。

从家庭的“包袱”到家庭的“顶梁柱”,这不仅是朱丽华奶奶的人生,她也让这样的人生影响更多的盲人,成为了更多盲人的人生。在朱丽华奶奶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能感受到。”是啊,朱丽华奶奶本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可以抱怨命运的人,一个渺小如草芥的人,却凭借自己的.努力给自己“打开了另一扇窗”。她用自己的爱心给脑瘫儿童造了一座房,用自己的坚持为失学儿童搭起了一座座桥,用一生的抗争突破了生命的枷锁。这种“美”不高调、不夺人眼球,却美得动人心魄、浸润心田。

世界无边无际,需要人心来填充。从现在起,我不再为一些小事自怨自艾,不再为自己的一己私利找借口,而是要去帮助他人、温暖他人,做一个小小的“朱丽华”。努力去打开我生命中的更多的窗口,设定新的生活模式,过更有意义的充实的人生。

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篇5

20__年1月20日,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家里盖新房子了,回去前几天我就开始兴奋的收拾行李,终于到家了,我激动的楼上楼下窜来窜去,拿出给姐姐们准备的小礼物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就要开始啦!

可是第二天就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一种叫做“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传播,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是病毒的感染源,看电视得知这次和20__年的非典疫情很相似,都跟一种叫“果子狸”的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有关系,人们肆意的掠杀并把它们送到了人类的餐桌上,才会导致这场灾难的发生。

还记得20__年非典力挽狂澜的那个人是谁吗?对,他就是钟南山,这一次,已经84岁高龄的他,钟南山院士爷爷,又一次勇敢的去了武汉,这次疫情的发源地,与病毒作斗争,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有两幅图片我很感动,一张是钟爷爷疲惫的靠在餐车的座椅背上闭目休息,一张是面对记者采访时钟爷爷哭了,不让大家去武汉但是自己却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的奔赴前线,我能想像到钟爷爷一下车就匆忙到医院听报告,做研究,一项项任务完成后又去病房救治病人,为了快速的治好病人,钟爷爷一刻都不停的工作着,还要面对电视台的采访,给大家鼓气加油,就是这样的高负荷工作状态,钟爷爷没有一句怨言,一直坚持着,他就是最可爱的人,我向他致敬!

现在武汉已经封城了,不进不出,但是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却争先恐后的报名前往支援武汉!各省的治疗队一起治疗,一起探究病源,研制新药品,我相信中国一定可以度过难关,就像钟爷爷说的,20__年的非典历时五六个月我们都没后退战胜了它,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不会历时太久,只要全国人民一起帮助一起面对,武汉会挺过去,病毒一定被我们战胜。

我保证我和我的家人不出门不乱跑,勤洗手,多喝水,加强锻炼,预防感冒,多看新闻不听他人谣言,只要你在家里好好呆着,就能安全的度过20__年春节假期。

一起加油吧!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观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篇6

女高校长张桂梅:大山女孩的明灯

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狼王梦的读后感作文精选6篇

弘扬中国文化作文6篇

梦想中国心得体会6篇

中国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6篇

罪与罚观后感1000字精选5篇

罪与罚观后感600字精选7篇

幼儿园大班中国红教案6篇

2023冬奥作文观后感5篇

2023冬奥会观后感作文7篇

崖上松读后感精选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562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