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对事情经过有足够的了解,我们才能写出全面的心得,大家在写心得体会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才行哦,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校合力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家校合力心得体会篇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育艺术、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一张嘴、一支笔那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全天候的行为和思想动向。谁重视了家校联系工作,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性。家校联系平台的建立是符合当前教育需要的,是当前教育重视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家校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走出去,当然也可以请进来。针对本校生源复杂,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层面不同,我觉得电话联系或发短信比较有针对性。
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校讯通平台”建立家校联系,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成效。目前全社会对教育都十分关注,作为家长,他们格外关注学校、老师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情况以及自己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1、家庭作业完成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家长只有知道每天的家庭作业,才能更好地监督。我经常听到家长说:“我每天都问孩子家庭作业是否完成,他总是说做完了”但是老师一检查就说忘记做了或者丢在家里了。而“校讯通平台”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学生骗家长”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2、定期发布考试和测验成绩,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定期通过“校讯通平台”把学生的考试或测验成绩发给家长,让家长更方便快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升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及时通知家长特殊事情,有利于抓好学生安全工作。有时遇到突发事情或恶劣天气,,教师可通过“校讯通平台”短信平台发布“紧急通知”通知所有的学生家长,提前做好应急措施,避免了以往逐一打电话通知的烦恼,省时又省力。例如,在一次上午放学后,学校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下午有台风、暴雨经过我市,要求各学校下午放假半天。学校立即通过“校讯通平台”及时通知学生家长:“由于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午放假半天,明天正常上学”。通知避免了学生在上学路上出现安全问题。
4、、易于单独沟通,不伤害学生自尊。很多家长都以工作忙的原因忽略了亲子教育,又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于是,反感、敌对、叛逆、孤独、焦虑、偏激等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与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也由此形成。为此,我经常利用短信平台指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我经常通过短信平台把学生在校的点滴进步告诉她(他)的家长,她(他)的家长也能及时地进行相应的鼓励和教育……
总的来说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只有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备健康的教育。
家校合力心得体会篇2
通过阅读吕校长的《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与杨东平教授关于《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两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关于现代教育的一些内容,现代教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拥有健康的人格、准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实的精神生活等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有效落实全面发展新理念,更加贴近现代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五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它的主要形式有:补漏提升活动和个性兴趣活动。通过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充分开发了同学们的潜能,培养了同学们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虽然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但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协调与配合。作为一名家长,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还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与举止,若稍有偏差,应立即进行矫正。其次,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有计划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尽可能让他独立完成,以培养孩子以后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总之,家校共育不但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良好沟通的渠道,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感谢学校为每位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所做的努力。
家校合力心得体会篇3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咱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合力心得体会篇4
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与引导,却适得其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碰到类似的事情,我苦恼过,也思索过: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总是指责孩子,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实,只要有爱心、有创意,家庭教育也同样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太过了,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以至于孩子有些伤心并抵触,当时,她写了一张纸片,递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纸片上写着“我后悔说过那句话”。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过激了,于是,我把语气放低放软:“能告诉我,是哪句话吗?”她依然用小纸片回道:“就是母亲节卡片上的那句话”。我清楚地记得,母亲节那天,女儿亲手给我做了一张卡片,上面画了好多各种颜色的爱心图案,卡片上写着“妈妈,我爱你!”原来她后悔……想到这里,我的泪涌了出来。我把她写给我的纸片翻了过来,写道:“对不起,是妈妈错了!”而且,我还故意,把“妈”字右边的“马”写成了“鸟”,在母亲节的卡片中,我女儿就是这么写的,呵呵。女儿看了之后,随即捂嘴大笑,并批评起我来:“妈妈,你把‘妈妈’两个字写错了,你是怎么当妈妈的?”看到女儿发现了“妈妈”两字的错误并破涕为笑,我也笑了,紧张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我对她说:“孙老师,麻烦你帮我纠正一下错误,可以吗?”女儿欣然应许。
从这件事中,我得到的启发就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时候用文字比用语言更方便有效。因为文字和语言相比,语言比较羞涩,有时难以启齿,文字比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们和孩子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沟通;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我们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拿出来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能重温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较深刻。与暴风骤雨式的训斥相比,用文字,不仅顾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让她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她的关注和爱心,从而更有利于父母走进孩子的心扉。如此经常一来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家校合力心得体会篇5
学校与家庭是教育的“两手抓”,缺了哪一个,教育就一定会落伍。schholminski还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依赖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在《管子·权修》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人;终身之计,莫若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树也,一树百获者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一年作好,种上一棵庄稼最好;把十年作好,种上一棵树最好;把一生作好,培养出人才最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两个体会。
积极有效的沟通是建立成长的桥梁。
一、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
父母与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情绪状态,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广陵小学家校互动的举措很多,比如家长会、各种节日活动、官方微信等等,此外,教师还在微信上建立了班级联络群,每天都会公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让我们可以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任务;老师们也经常通过微信发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让我们看到孩子在学校的另一边,全面了解孩子;更难得的是,教师还经常与我们分享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从中我看到了教师的高素质、高责任心,最重要的是对教育的热爱。
从这里,我学会了“传递正能量”,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问题,朝着阳光方向成长;懂得了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明确了“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缺位”,努力创造条件抓紧时间让孩子多与父亲在一起;得到了对我所提出问题的解答。在阅读了组织思维所写下的美丽的诗歌后,我也看到了用诗意的语言来表现数学的理性,学会了如何帮助孩子们一丝不苟地、仔细地理解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除了我们这些家长,我知道在学校里,有一颗热情、真诚的心在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举一动中,她告诉我们要有耐心地等待,用一朵花儿的时间,等孩子每天长大一点。
如此诚挚、高效的家校沟通方式,不仅直接帮助我,还帮助孩子快速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快乐成长。
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能力。
父母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从孩子的角度去认识她在学校的生活,鼓励、安慰、引导都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理状态。
我试了好长一段时间,想要孩子们回家后高兴地与我分享学校的事情。自幼稚园开始,我每天都会问她,为什么要把小小的爱带回家,老师奖励她,慢慢养成了「欣欣说,我们听」的习惯,不仅是听,我们还会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沟通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继续保持着在上小学以后说什么话都要说的好习惯,不仅老师称赞这些好事,有时还跟同学们玩闹,她所做的小坏事都开始与我们分享。不管怎样,我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肯定了她的情感反应,也对她说了我们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回忆起自己或她父亲如何处理童年时遇到的类似困难。这种分享使欣欣心平气和,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帮助她找到处理困难和挫折的方法。
三、儿童与教师的良好沟通。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看到老师们都能及时关注孩子的动态,但我更希望欣欣本人能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接触,与老师沟通。曾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羡慕有些孩子能主动关心老师,与老师交谈。幼儿与教师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幼儿在情感上信赖教师,在将来的学校生活中有安全感,能够自信、积极。但直到现在,尽管她很喜欢并崇拜自己的老师,却不敢与老师进行落落大方的交流与互动,总是显示出一种害羞的一面。这个方面,我们在培养上做的还不够。这是因为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缺陷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因为小的时候怕生病、怕麻烦,我对她太照顾了,集体活动少,外出旅游少,与人交往也少,导致她在人际关系上不够主动。下一步,我们将与她一起参与拓展、旅游等活动,拓展她的视野,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相信问题会得到改善。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问题,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问题都会出现,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成长。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自信。
第一、尊重儿童的自然成长过程。
某个班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发展,而各个能力的发展也不一定是均衡的。对于孩子身高体重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一般都会比较宽容,但对于孩子能力方面的差异则不会那么淡定。父母太了解孩子了,所以能很清楚的看到孩子的不足。
以欣欣为例,她的动作能力发展得较慢:旋转呼拉圈,一转就掉;跳绳,能一蹦老高,但不能跳几个。欣欣开始写起字来像蚯蚓一样,她曾经左右不分,bd会写反,整个认读音节都不记得…有时候想自己小时候,再看看别的孩子,再看看她,不由自主地着急、纠结,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那么好呢?
事实上,这些缺陷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必然的自然过程,没有谁生来就是好的,谁也不会做任何事。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反而是有害的。书写不好,是因为孩子手上的小肌肉没有发育好,如果多练习会适得其反,影响发育,延迟能力的发展;左右不分,有些字会写反,这是幼年时爬行不足的后果之一,适当多做运动,多做运动,就会进步…
认识到这一点,我明白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静待花开。还有一次,我在欣欣的笔迹上画上了“爱”的记号,她刚进小学的那几个月,笔画变得越来越干练,甚至还知道什么是悬针竖,什么事垂露竖;欣欣跳绳最近才有所进步,从原来的一个位数提高到两位数;她还能独立读注音书,看起来越来越好。正如老师所说,生活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每天一小步,与自己比较,天天进步。
第二、相信孩子对他们的欣赏。
这过程中,除了不足之外,我们经常应该看到的是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的优点。小孩都有自己的喜好,一些经常得到表扬和鼓励的事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老师们充分利用了这一点,表现非常好。父母更应该调整心态,信任孩子,欣赏孩子。通过孩子的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相信她会越来越好。我也知道挫折教育,但是我们的孩子刚刚开始系统学习,自信心还在建立过程中,需要的是耐心和鼓励,尽量不去批评,有些时候甚至需要家长去创造条件来表扬孩子,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从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文明礼貌,像每个人的孩子一样,我们都会越来越好。如今我每天都能看到欣欣觉得她是个奇迹,赞叹生命给我们的恩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