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撰写过程要求教师对教学步骤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师通过撰写教案可以更好地安排课堂的个性化学习时间,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种子画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种子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能耐心仔细地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每组一份。
2.勾笔线、纸、双面胶每人一份。
3.课件(范画)
活动过程:
一、认识种子
师:看,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种子宝宝,我们一个一个来认识一下,看看它们叫什么名字?长
得什么样子?(可以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去观察)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么这些种子能用什么用呢?(幼儿回答)
师:种子可以种到地里再长出来,种子可以吃,那么种子还可以做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
(出示课件图片种子粘贴画)
二、欣赏种子粘贴画
师:你们看到什么?(画)
师:是什么画?它们跟我们平常上课画得画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师:你们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幼儿想象回答)
小结:这些画都是用各种各样的种子粘贴出来的,做画的人先把自己要做的画画出来,然后分区贴双面胶,再把合适的种子粘上去。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先想好作品,再进行绘画。
2.粘贴双面胶要牢固。
3.根据种子的特征来选择它在画中的用途。
4.粘贴时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粘贴,要有顺序。
5.种子粘贴后要用手压紧。
6.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
四、作品展示
1.在站台上展示所有作品。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个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对个别作品进行点评。(两三幅)
中班种子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种子在易拉罐中跳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自己对声音大小的理解。
3.喜欢听辨各种种子碰撞的声音。
活动重点:
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不同的种子在易拉罐中跳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自己对声音大小变化的理解。
活动准备:
芝麻、绿豆、蚕豆种子若干,幼儿人手一个易拉罐,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听辩,感受罐子里装不同种子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1.请小朋友听听自己的罐子里的种子跳舞都发出了什么声音。
2.请幼儿唱出自己听到得到声音,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小结:种子在易拉罐里“跳舞”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种子跳舞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二、按声音分类,了解种子颗粒大小与声音的`关系。
1.猜一猜:为什么声音会有不一样?
2.按幼儿手中罐子发出的声音大小进行分类。(打开罐子让幼儿验证)
3.小结:大种子跳舞的声音响,小种子跳舞的声音小。
三、幼儿第二次听辩,尝试记录和表现三种不同种子跳舞发出的声音。
1.请小朋友分别把芝麻、绿豆、蚕豆装进易拉罐,听听它们跳舞的声音,并用不同的线条把自己听到的声音画出来。
2.说说自己的记录理由。
四、学学种子跳舞,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对声音大小的理解。
五、用装种子的易拉罐当打击乐器为歌曲《小星星》伴奏,结束。
中班种子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及词语,书写要规范。
2.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小雨沙沙》mtv歌曲、种子发芽过程影像、字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好!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雨沙沙》。让我们一起来唱唱。(播放mtv,师生边看边唱:“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我要发芽!我要长大……”)
2.啊,多好听的歌曲呀!让我们快快结识那粒可爱的种子吧!(师板书:一粒种子。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小组合作,读文认字
1.让我们打开课本,由小组长负责,初读课文。要求:
(1)用铅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组长组织小组伙伴读课文,互帮互学,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合作读文认字。师巡回指导。
3.汇报及检测巩固。 用手指表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9个)用“我当小老师”及“猜字”两项活动检测并巩固认读生字。
三、读读演演,品评提高
1.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讨论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生:小种子开始睡在泥土里。
种子挺啊,挺啊,挺出来啦!
2.画一画课文中种子挺了几次才破土而出。说说你的感受。
生:小种子一共挺了4次才看到外面的世界。
它来到这个世界可真不容易。
3.指导读“挺一挺”的句子。播放种子生长过程的课件,感悟到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泥土、适宜的温度(暖暖的春天)、水分、松土……
4.这粒种子可喜欢咱们班的小朋友啦!因为大家爱学习,爱读书,又明白了种子发芽的知识。所以这粒种子邀请小朋友排演课本剧,好吗?(自由组合,仔细看图、读文,排演课本剧。)
5.课本剧表演赛。(在表演品评中巩固课文,明白种子发芽的经过及条件。体会到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四、扩展想像
1.小种子看见了外面的世界,它最想说什么呢?
生:啊,外面的阳光可真温暖,我会长得更大更快。
小蚯蚓,谢谢你对我的帮助,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
原来我生活在这么美的环境里,有花,有草,有树,有小鸟……
2.集体读课文,再次感受小种子兴奋的心情。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谁能把字音读准确?
1.借助生字表自己读一读。强调多音字“和”的读音及常用组词。
2.由学生领读。
3.“开火车”读。
二、写字教学
1.自己通过查认字框、查字表、查字典等方法预习本课中需要写的'字。了解其音、形、义。
2.讨论交流学习效果。
(1)朗读交流字的读音、组词、结构、部首、笔顺、笔画。
(2)交流自己对某一个字的独特认识。如:“喝”与“渴”。
生:需要水时口就很渴,所以“渴”字是“氵”部。喝水时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部。这两个字的右边一样,左边的部首不同。
“音”字的读音是“yīn ”,注意不要读成“yīng”。
“说”和“话”都是言字旁的字,但右边的部分不一样。
三、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师及时进行反馈评价。
板书设计:
一粒种子
醒 暖和 挺
喝 舒服 挺
听 问 挺
听 连忙 挺
光明的世界
中班种子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的乐趣。
2、分辨各种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名字。
3、能积极动脑筋,独立解决问题。
4、初步了解种子的小常识。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
分辨各种种子
活动准备:
幼儿带各种各样的种子,各种相对成长果实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昨天老师让你们带来了很多种子,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长大后会变成什么!
二、认识种子
1、认识南瓜种子。
(教师拿起一颗南瓜种子)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种子吗?(幼:南瓜,香瓜)
2、有的小朋友说对了,这是一粒南瓜籽,我们来看看,南瓜子长什么样,谁来说说看?(幼:颜色黄黄的,样子扁扁的)(师出示南瓜图片)
3、认识玉米种子。
(拿出另一粒)那这是什么?(幼:玉米的肉)那这是不是种子呢?(不是)小朋友们错了,这是种子,玉米熟了可以吃,但生的玉米是可以做种子的。
4、认识其他种子
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你找出一粒你认识的,请其他小朋友来认识下这是什么种子。(幼一:这是蒜的种子,因为它会发芽,我在家看过,小朋友知道了吗?)
(幼二:这是黑黑的是西瓜种子,这个也是!)
5、苹果籽和西瓜种子
6、了解绿豆本身也是种子
三、种种子
大家认识了这么多的种子,现在让我们一起动手把种子宝宝们种起来吧。
活动延伸:
每天早晨幼儿帮忙浇水,拔草,看着种子一天天长大。
小百科: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系,对延续物种起着重要作用。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都来自种子。植物、大树、花草也是种子繁殖而来。许多种子能进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班种子画教案篇5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种子,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多样性。
师:种子商店送来了很多种子,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种子宝宝?
2.幼儿分组观察,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大小、软硬度等方
面进行观察。
3.集中讨论交流:
(1)种子商店送来了哪些种子?
(2)这些种子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种子,比如:稻谷、玉
米粒、红豆等,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软硬也不同。
(二)探究发现,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1.出示自然角种植的种子,请种植的幼儿介绍观察记录卡并交流
自己照料种子的过程。
2.讨论:
(1)这些种子为什么没有发芽?
(2)那些种子为什么能发芽?
(3)不同的种子种下去,它们所发芽的时间一样吗?
3.组织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课件,直观地回顾种子发芽的过程,巩固与种子发芽有关的知识。
(三)逐一出示稻谷、黄豆、玉米、花生、绿豆、西瓜、苹果、葡
萄等常见的种子极其对应的的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了解常见种子的植株。
1.师:种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种子宝宝
的妈妈是谁?
2.师幼共同观看图片及进行种子和植物的配对。
中班种子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红豆各十颗),纸板,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依次出示红豆、蚕豆和黄豆)这些豆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它叫什么?(种子)
二 、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帮忙,帮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让幼儿说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请一幼回答(排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那么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排队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种子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有几颗(十颗),它们都是十颗,那么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蚕豆大,排得最长,黄豆不大不小,排得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越大,排列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并说说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会不会一样多?(有幼儿说一样多有幼儿说不一样多)那么我们现在来排列一下,看看到底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用的数量不一样多,蚕豆用得少,红豆用得多。)
3、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
4、小结:一样长短的线条,种子颗粒越小,排列时需要的越多,种子颗粒越大,排列时需的越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教师出示海洋球和乒乓球,若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 短,请一幼儿上来演示。并总结出: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2、若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请一幼儿上来演示,并总结出:海洋 球大用得少,乒乓球小用得多。
3、游戏:过小桥。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走独木桥,要求脚跟对脚尖从起点走到终点,数一数,比一比,老师用的步子多还是小朋友用的步子多?为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种子画教案篇7
1、闻一闻,尝一尝
教师出示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牛奶是有颜色,有味道的)
2、猜一猜
教师分别在盛有水和牛奶的玻璃杯里放进彩色雪花片,请幼儿猜一猜水里有什么?牛奶里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得见里面的东西,牛奶是不透明的,看不见里面的'东西)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原来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现在我们再来玩一玩水,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画月饼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