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培养教学创新和变革的能力,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认真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的组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的组成教案篇1
活动名称:数学——学习8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7中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增1减1) 活动准备:磁性笑脸、小兔小乌龟图片、片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复习7的组成
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要是7(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7)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学习8的组成。
1、出示笑脸娃娃。
教师:瞧,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什么?(小兔和乌龟)我还准备了8个笑脸娃娃准备送给这两个可爱的小动物,有几种不同的送法呢?你们能帮助我吗?
2、请幼儿说说不同的送法。
教师:这8个笑脸都要送出去,分成两份来送,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该怎么来分?每一次分的不能重复。(请幼儿说一说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3、请幼儿分片片并记录分法。
教师:我还为你们准备了雪花片,请你们每人拿8个雪花片分别送给小兔和小乌龟,看看有几种送法,不能重复相同的分法,分一次记录一次,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待会请孩子们来说一说。
4、幼儿自主探索8的分法,并进行记录。
5、整理记录,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教师:现在请孩子们来说说你记录的结果?看看谁的记录方法好。(教师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记录方法,重复、按顺序、无顺序。)谁记录的又对又好呢?(按顺序的)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的一个数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1变成2多了1,多的这个1是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得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6、从互换的形式,启发幼儿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教师:这7种分法中,有哪几组分合式你不出来,别人也能知道?教师出示有互换的分合式。
教师小结:这里记得都是8的组成,这里的数字各表示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用分合式记录这件事。8的分合有7种方法。其中有三组是互换位置。
三、游戏巩固,教师和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
1、教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或者:,嘿嘿,我的一球碰几球?回答对了火车就能前进一步。
教师:请你回家后把你做的事和材料中的记录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评价幼儿游戏结果。
3、收拾教具结束本次活动。
五的组成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能有顺序地排列8的分合表、正确运算7以内的加减。
二、活动准备:
每一张桌子放一堆圆片、幼儿每人一套10以内的数卡。
三、活动过程:
(一)、学习8的分合:
1、请幼儿每人取8个圆片分成两份,并进行记录,再请几个幼儿说说是如何分的,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讨论几种分合式的形式特点,懂得按序分解最清楚,不易遗漏。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前面的'数逐一增多,每次增1,后面的数则逐一减少,每次减1,前后两个数合起来为8。
3、幼儿看黑板上的分合式跟老师玩对数的游戏。如:老师举数字1,幼儿则迅速举出数字7,或者老师举出数字5,幼儿则迅速举出数字3,要使老师和幼儿举的数字合起来是8。
4、玩猜“小红花”的游戏。小红花的总数是8朵,老师分别拿在两只手上,左手拿了几朵(报个实数),幼儿根据老师左手拿的朵数,迅速猜出右手拿了几朵。
(二)、复习7以内的加减法。
(三)、教师小结、课时结束。
五的组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七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互换的方式找出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磁性动物教具8只,雪花片人手8片,粉笔、作业本、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对数游戏,复习7的组成。
1、今天我们来玩对数游戏,小朋友报的数和老师报的数合起来是7。我报1,引导幼儿说出我报6,1和6合起来是7。
2、依次复习7的组成。
二、学习8的组成。
1、今天天气真好,小马和小狗都请小兔去它们家做客,这可难坏了小兔们,于是它们决定分开来,一部分小兔去小狗家,一部分去小马家。我们来看看,有几只小兔呢?(幼儿回答)几只去小狗家,几只去小马家呢?请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一分,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说说分别是几只。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引导幼儿边分边说,有几只去了小马家,有几只去了小狗家,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不相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8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7)。
3、找出8分成1和7及7和1的情况,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交换关系,再来找找,还有那些是这种交换情况的?原来,我们只要将8分到3和5,就能找出6对分合式,因为两个数之间是可以交换位置的。
4、现在我们知道了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谁会把这7种分法有顺序的写出来,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递增、递减的关系。
三、我也来分一分。
1、每个幼儿分发8片雪花片,请你将这8片雪花片分成两份,每一次分的要不相同,分一次记录一次。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分成两份。纠正幼儿不良书写姿势。
四、结束活动。
小结幼儿操作情况及上课情况。
五的组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加减。
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运用特征标记的数字进行记录。
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活动准备:
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我们来玩一个碰球游戏,你们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5。谁愿意一个人和大家玩这个游戏?
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谁会用不同的标记表示他们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谁会用这些标记把图上的东西记录下来呢?
游戏:看谁说的快。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组成、加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并且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五的组成教案篇5
活动目的:
使幼儿懂得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对9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材料准备:
1.物质准备:人手铅笔一支、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
2.知识经验准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指导要点:
1.游戏"碰碰球",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2.学习9的组成;
3.幼儿人手一份人手一支笔放中间、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把雪花片撒在桌上,看看笔左右分别有几片、并记录。
4.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5.引导幼儿发现两组数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
6.整理记录结果
7.用同样的方法学习10的组成。
8.幼儿分组操作。
9.把圆形和三角形分成数量不同的两份,并在空格内真上相应的数学。
10.提供带有圆点的半圆形纸,让幼儿寻找两张合起来总数是7或8的半圆形,拼命在一起。
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相关ppt课件:点击这里下载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