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模板网 >教案大全

过春节教案6篇

善于制定教案的教师自身能力一定都有所提升,教案是为老师自己上课所用的,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过春节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过春节教案6篇

过春节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为了增进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组织了这次谈话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2.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幼儿能够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情景,并能够使用丰富的词汇来形容新年的快乐和自己愉悦的心情。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难点:

引导幼儿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准备

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或者物品

活动过程

谈话导题:

“新年就要来到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过新年才快乐呢?”幼儿自由讨论,请想好了的小朋友来讲一讲,他准备怎样过新年?去年的时候是什么过的?心情怎么样?

1、出示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忆去年小朋友给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请幼儿想一想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我们在拜年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拜年》这首儿歌,全班一起来背诵,激发幼儿对新年的向往。

3、告诉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开始,小朋友又大了一岁了。提问:你在新的一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应该怎样做?

4、教师小结:

我们不仅自己要快乐的过新年,而且还有给身边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拜年的话,还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画出来,做成贺年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好吗?

5,孩子们画画,动手做贺卡。

教学反思

新课程实施,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要求。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条件;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看一看,想一想,将孩子们们引入过新年的气氛中,孩子们在回忆拜年,发压岁钱,看烟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丰富和有趣,让孩子们说祝福的话,做贺卡,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福和爱,孩子们在活动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

过春节教案篇2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2、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教案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教案过程:

一、欣赏重现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

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引导发现

1、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 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教案讨论:

1、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教案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过春节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问:

①春节有关知识。

②春节有关习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提问:

1、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2、你准备这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场面?

(二)庆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同学看书、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

书中的图给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四)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构思。

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经验。

三、学生创作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四、展评交流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哪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五、扩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节日方面的知识?

过春节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

2、学习做拉花,探索怎样粘贴才能漂亮。

3、自己动手布置装饰教室,体验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长条彩色蜡光纸,胶水。

活动过程:

1、观察环境,引出“拉花”。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我们班里有什么变化?哪儿变漂亮了?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讲出在教室里布置了一条拉花。

教师:教室里有一条拉花?一条漂亮的拉花太少了,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想出自己动手做拉花的办法。

2、学习只所拉花的方法。

(1)观察拉花,了解拉花的基本形象。

(2)教师示范讲述,幼儿观察了解做拉花的过程。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粘贴最漂亮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上来将自己制作的长长的拉花展示给同伴看,比一比谁做的拉花最长、最漂亮。

5、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拉花连接起来,布置在教室里。

谈话:

新年的礼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新年的礼物”这一话题谈话,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一对一交谈的规则。

活动准备:

自制的手工作品,有过送礼物及接受礼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1、过年的时候,大家为了表示友好、问候,常会互相送礼物。你们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谁送的?你送过礼物给别人吗?

2、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要求幼儿轮流谈,不抢着说话,教师参与幼儿谈话,及时鼓励积极发言的幼儿。

3、集体谈话。

4、今年过年你想送礼物给谁?送什么礼物?为什么?

5、你认为今年谁会送礼物给你?你最想得到的新年礼物是什么?为什么?

6、教师小结,赞扬幼儿能想到给父母送礼物,提醒幼儿接受别人礼物要有感激之心,要爱惜别人送的礼物。

过春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集体联欢的场景,体验温馨情感。

2、继续学习群体人物画的构图方法,画面内容丰富、饱满。

3、在绘画过程中能自始至终围绕主题进行创作活动,有一定的坚持性。

【活动准备】

1、在新年联欢会的亲身体验,感受过热烈欢乐的气氛。

2、有画群体人物的经验。

3、纸、笔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主题,引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师:我们是怎样迎新年的?开展了哪些活动?最热闹的是什么活动?

师:在新年联欢会上你表演的什么节目?你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为什么?现在请你把这样的场面画下来。

二、师幼共同讨论如何安排画面、表现热闹的氛围。

师:你准备画些什么人物?舞台上表演的小朋友要画在纸的什么位置?

师:观众画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现?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强调重点:表现各种人物的动态。

2、注意难点:处理好主体人物和衬托人物的关系,并会用色彩突显画面中的主题人物。

3、画面要求:画面丰富、生动,能在构图和完成轮廓的基础上,仔细涂色,耐心地完成绘画内容。

四、师幼共同欣赏幼儿作品,交流绘画体会。

师:你觉得哪幅作品表现出了新年联欢会热闹的场面?

过春节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填准相应的动词,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学习。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交流中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3、通过深读课文,体悟情感,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传统文化。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并试着迁移运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填准相应的动词,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学习。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交流中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比较揭题

1、营造氛围,聊聊春节。

在儿童歌曲《过年了》中走进课堂,让学生来聊聊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请学生把关键的词语(或重要时间、重要事件)板书在黑板的一侧。

2、点明不同,比较揭题。

刚才,大家交流的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北京的春节,看看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终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准多音字:间断铺户正月掺和分外万象更新

(3)填准动词:

()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

()鞭炮()年菜()对联

()庙会()灯笼

(4)请学生互相提醒难写的字词:如熬、逛、榛子等,并展开书写练习。

2、直击首尾,了解始末。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春节开始的时间。

(2)指名读课文最后1个自然段,知晓春节结束的时间。

3、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浏览课文,画出春节经历的几个时间段。

(2)交流梳理,按顺序排列这几个时间段,揣摩文章的顺序。

腊月初旬——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初六——元宵——正月十九

三、再读课文,了解风俗

1、默读课文,独立填表。(可联系刚才填写动词的那些事情)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初旬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

正月初六

元宵

正月十九

2、集体交流,完善内容。

在读课文中进一步完善表格填写,了解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3、同桌合作,梳理内容。

根据表格,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同桌合作,完成填表。

联系课始谈话内容以及黑板一侧的板书,同桌一起合作填写表格。

时间风俗习惯

2、小组合作,完善填写。

小组内展开交流,了解本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表格内

容填写完整。

五、巩固训练

打开“基础训练—《北京的春节》”,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深读课文,体悟情感,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传统文化。

2、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并试着迁移运用。

一、复习回顾,了解内容

1、利用表格,想想说说。

看看填写好的表格,想一想,说一说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2、简单回顾,说说读读。

说一说北京人过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有感情地读读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

二、深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京春节给作者老舍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2、聚焦除夕,感受热闹。

(1)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什么?

(2)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分组学习,体会写法。

分组学习描写“正月初一”“元宵”部分,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的。

4、分清详略,领悟好处。

再出示第一课时已填写完整的“北京的春节”的表格,后面加上一栏“详略安排”,继续填写。

讨论文章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聚焦孩子,体悟情感

1、跳读课文,找出内容。

请大家跳着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相关句子。

2、读读句子,说说感受。

认真地读读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3、静心思考,体悟情感。

如果课文只写这些内容,行不行?如果课文不写这些内容,感觉怎么样?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联系表格,安排详略。

再出示第一课时已填写的“家乡的春节”的表格,后面加上一栏“详略安排”,继续填写。

2、围绕表格,展开交流。

家乡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3、利用表格,迁移练笔。

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试着写一写。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写写《家乡的春节》。

五、巩固训练

打开“阅读训练—《北京的春节》”,一起来闯关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过中秋节四年级的作文模板6篇

过中秋节300满分作文精选6篇

过中秋节300满分作文通用6篇

过儿童节作文300字6篇

过端午节的作文模板6篇

过端午节的作文6篇

过端午节300作文优质6篇

过大年作文优秀6篇

我笑过作文600字6篇

过中秋节的作文500字优秀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615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