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时间分配不仅仅是课程进度的考虑,还涉及到教学活动的时长和频率,以保持学生的专注和参与,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领域的最新趋势,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数学游戏大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数学游戏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探索学习5的组成分解,知道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的方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卡通人物图片3张、雪花片玩具数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1、今天我要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小朋友看过米奇妙妙屋吗?(看过)
2、里面都有哪些人物啊?(米奇、米妮、黛西、高飞、布鲁托、唐老鸭)
3、小朋友们都看过,今天我们就来扮演一下里面的人物好吗?(好)
4、老师扮演米奇,1组小朋友扮演米妮,2组小朋友扮演高飞,3组小朋友扮演唐老鸭.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喽!(准备好了)
二、开始游戏
1、嗨!大家好!我是米老鼠,哎对了!小朋友要不要跟我进我的妙妙屋啊?(要)
2、太好了,我们走吧,哦!差点忘了,要进入妙妙屋,我们必须要念奇妙的咒语 ,米是噶,莫是噶,米老鼠。跟我说一次( 米是噶,莫是噶,米老鼠)
3、M-I-C-K-E-Y,M-O-U-S-E? ,米奇妙妙屋开启,快进来,非常好玩,点名唐老鸭、米妮、高飞。(有、有、到)
4、今天米奇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我的好朋友唐老鸭、米妮、高飞和我一起来,解开它好吗?(好)
5、我这里有5个小雪花片玩具,需要分别放在2个筐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分,你们来帮我好吗?(好)
6、可是我的东西忘带了,怎么办呢?(看看妙妙工具箱有没有)
7、好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一起来说:“呕,土豆”(呕,土豆)
8、下面我请几个小帮手来帮我给每个小朋友发5个玩具,谁愿意来帮助我?(我)
9、现在小朋友都拿到了5个雪花片玩具,那就开始来帮我一起解决我的问题好吗?(好)
10、小朋友们想一想5个玩具怎样分成2份,都有哪些分法,那么我们开始吧,找到答案的小朋友请举手好吗?(好,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11、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找到了答案,可是我不知道哪一队的小朋友最厉害,最聪明,你们比一比好吗?(好)
三、讲述比赛规则。
1、如果我说5可以分成1和4开始时,那么小朋友就迅速把5个玩具分成1和2、先说的数字1放左边,后说的数字4放右边,我说结束,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把手背背后。如果没有把手背背后的小朋友,就是违反了游戏规则,那么就不计分哦,小朋友们都明白了吗?(明白了)
2、are you ready?(yes ,i’m ready)
3、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四、游戏结束。
1、我们来看一看今天哪一队获得了胜利,恭喜某某对获得了胜利,没有获得胜利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你们已经很棒了,掌声送给获胜队也送给自己。
2、大家跟我一起读一次5的分成。
3、游戏结束,大家站起来跟着音乐一起跳米奇妙妙舞,游戏随着音乐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能够主动思考,能够积极和老师配合活动,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2、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将5进行各种各样的分解。
3、幼儿对本次活动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动手去操作。
幼儿数学游戏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体验数量为5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2、在活动中学习掌握5的分解与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ppt,黑板上展示操作--盘子,数字,符号卡,操作题…经验准备:接触过5以内数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数字问答游戏》
二、活动环节
1、观看并操作课件《分草莓》
(1)教师引导引导幼儿将5颗草莓分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教师示范将5颗草莓分成1颗和4颗。
(3)请幼儿操作,尝试不同的分法。
教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试试看吧!
(4)教师小结:5颗草莓可以分成1颗草莓和4颗草莓4颗草莓和1颗草莓2颗草莓和3颗草莓3颗草莓和2颗草莓一共有4种分法。
2、观看课件《学习分合式》,认识分合号及分合式。
(1)认识分合号教师:这是分合号,用分合号就可以很方便把刚才分草莓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示范分合式及读法教师:5颗草莓分成了1颗和4颗,所以5可以分成1和4;1颗草莓和4颗草莓合起来是5颗草莓,所以1和4合起来是5。
3、操作课件《数字卡片》,进一步了解5的分解组合。
教师: 请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及图案数量,找出合起来是5的两张不同形状的卡片。
4、操作课件《彩色气球》,巩固5的分解组合。
教师:请给气球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涂完后用对应的分合式记录下来。
三、教师将分合式汇总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有几种分法?在游戏活动中学习10的形成,认识数字10,理解10的实际意义。请小朋友分分看。
幼儿:4种。
教师:这4种分法怎样记录让我们看起来更清晰呢?
幼儿:按顺序记。
教师:我们分成的数字叫部分数,记录时可以按一个部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规律记录。
四、分组活动第一二组:《涂一涂》根据分合式数字将每种花涂上两种不同颜色,第三四组:《贴一贴》根据图案在方框里贴出相应的数字。
第五六组:《连一连》将数字合起来是5的两张扑克牌连起来五、交流小结
1.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2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总结。
3.师幼儿共同收拾整理材料
六、活动延伸
在一日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周围事物练习5的分解组合,比如:每只手上的5根手指头,衣服上的5颗纽扣等。
幼儿数学游戏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9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总是拿不到奖。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奖的原因,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10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幼儿:因为黄色在圆盘上占得地方多。所以指着它的可能性就大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10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
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是不是你们猜想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黄色球多,白球少。
三、制作并检验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两个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一个是文具转转转,另一个是水果转转转。文具转转转设3个奖项: 1个文具盒, 1支铅笔, 1块橡皮。水果转转转也设了3个奖: 1个大西瓜, 1串葡萄, 1个苹果。想不想动手试试?那我们一起到美工区,亲自设计一个好吗?在设计转盘前,先听老师讲清要求:
1、先要在盘子里选好材料,想想你设计的转盘是文具类的还是水果类,然后再进行操作。
2、转盘应该分几块?这几块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奖项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3、最后,用胶棒时,一定要讲卫生,不要把胶棒蹭到外面。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活动延伸
教师: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老师把这两套抽奖玩具和你们设计的转盘都投放到科学区域中,下午区域活动时,大家再继续来玩,好吗?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气氛很浓,在最后的环节亲自动手设计了转盘,并向同伴介绍了自己的转盘,目标完成很好。
不足之处:有的幼儿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动手能力不是很好,还有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在今后的区域活动多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让其均衡发展。
幼儿数学游戏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幼儿数学游戏大班教案篇5
教学活动目标:
1、探索5的分合,记录它的分法。
2、乐意用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5个筹码(瓶盖制作:红面和白面);一个空八宝粥;各种特征的五只小猫图片;记录卡;笔;音乐《找朋友》;挂卡。
活动重难点:
发现数量5有4种不同分发,并用数字符号进行记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复习5以内量的点数。
1、游戏“吹泡泡”。老师念儿谣,小朋友听老师的口令变出相应人数的泡泡来。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吹成4个人的大泡泡。小朋友就4个人手拉手围成圈变成4个人的大泡泡。(游戏重复进行,也可是5个人的大泡泡)。
2、教师关注在游戏中每组幼儿的人数是否与指令要求一致。
二、出示小猫的图片,观察小猫的特征,初步感知5的分合式的意义。
三、学习5的分解组成
1、教师摇筹码,让幼儿感知。了解分合式的意义。
(1)出示筹码,引导幼儿区分筹码的红面和白面。
(2)教师让幼儿区分筹码的总数(5个)。
(3)教师示范“摇筹码”,判断筹码红面和白面的数量各是多少,并用分合号和数字记录筹码。
(4)幼儿用语言表述分合算式中数字和符号代表的意义。
2、幼儿操作,记录5的分解组成。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5个筹码,一个空八宝粥罐)进行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要求幼儿多次操作,记录多次操作的结果。
(2)师生相互交流记录结果,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
(3)教师展示5的4种分合式。
四、游戏“找朋友”,巩固练习5的分解组成。
玩法:幼儿每人挂起卡片,音乐响起,就去找自己的朋友,音乐停,手拉手站好,并且两位朋友的数字合起来是5。如:1和4合成5。(游戏自然结束)。
幼儿数学游戏大班教案篇6
设计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三、制作并检验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一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游戏设3个奖项:一等奖1个文具盒,二等奖1支铅笔,三等奖1粒糖。你们最希望在活动中拿到什么奖?
教师承接上面的谈话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为下面的制作活动做铺垫:这个转盘应该怎么设计,转盘里应该设置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颜色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
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的原因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活动延伸:
把两套抽奖玩具和幼儿自制的转盘投放到区域中,让大家继续体验。重点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未能理解知识点的幼儿。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气氛很浓,在最后的环节亲自动手设计了转盘,并向同伴介绍了自己的转盘,目标完成很好。
不足之处:有的幼儿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动手能力不是很好,还有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在今后的区域活动多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让其均衡发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