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工作者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都会提前制定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依据,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美术课通用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美术课通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印章组合、拓印。
2.能细致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并进行添画。
3.喜欢小鸡并愿意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可爱的小鸡》挂图(见教具盒)。
◎《画小鸡》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大小不同的圆形瓶盖印章若干。
◎水彩笔、湿布。
◆活动与指导
☆观察出示小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其外形特征。
教师:仔细看一看,小鸡的头和身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它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长在哪里?
它的腿、爪子是什么样子的、长在哪里?
☆表现
1.创设情境,示范画小鸡的方法。
教师:今天我要帮鸡宝宝画像,看一看我都准备了什么工具?
说说看,老师用小圆印章印了什么?用大圆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连在一起的?
老师为鸡宝宝添画了什么?
2.指导幼儿在《画小鸡》操作单上,拓印添画出不同的小鸡。
教师:还有许多的小鸡要画像,我们来帮帮它们吧。我们用小圆印出鸡宝宝的头,再用大圆印出它的身体,把它们紧紧地连起来,最后再为它加上眼睛、嘴巴和小脚。
☆展示展示幼儿画的鸡宝宝,共同欣赏,交流感受。
◆活动建议
观察是该绘画活动的基础,教师可将活动与科学活动整合,让幼儿在充分认识小鸡的基础上进行绘画。
活动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幼儿讨论大、小印章的使用方法,如:小鸡的身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头和身体哪个大?大印章适合印什么,小印章适合印什么?另外,在每一环节中教师都应反复强调,小鸡的头和身体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印画时也要将两部分印在一起。
活动中的瓶盖印章可自制,应选用大小与小鸡相符的瓶盖,包上一层棉布或薄海绵,用橡皮筋固定,增加印章的吸水性,也方便幼儿拓印时取放。
幼儿美术课通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发挥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季节的变化。
尝试运用倾斜的绘画方式表现秋叶飘动的情景。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对植物的主要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材料准备)勾线笔、炫彩笔、不同粗细的笔等。
重点和难点:可以用转动纸的方式,大胆绘画倾斜的树叶。
教学过程:
一、谈论欣赏再现经验。
1、最近常绿树上的树叶有什么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由幼儿按照个人的经验可从气候特征、叶的颜色、水分等方面进行谈论)
2、欣赏pt:飘落的树叶都到哪里去了?去做什么?
二、观察比较
1、比较垂直和倾斜:一群树叶又开始飘落,其中怎么有三片叶子不会飘动呢?请把这三片叶子找出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帮助幼儿小结:树叶又轻又薄,总是随着寒风飘动,不会重重地落地。
2、三片树叶说:“我们也要跟大家一群出发”“有什么办法让它们飘动起来?”
3、许多树叶说:“我们也要加入向大家报告冬天来到的队伍”——“有什么办法在比较空的地方,再挤进去增加几片呢?”
4、找一找,哪些地方比较空,想一想怎样运用重叠的方法挤进去。
三、幼儿操作表现
1、想象:我们是一群什么树上的秋叶,我们要飘到哪里去,会遇见什么朋友,对他说什么?
2、运用倾斜表现在空中飘动的姿态,适当添加几片秋叶,使队形更美丽。
3、画出秋叶寻找的朋友,选择与秋叶相似的颜色进行涂抹。
四、分享交流
欣赏秋叶的画面。
介绍自己想象的景象,讲讲说说:树叶飘向哪里,对朋友们说了什么?
幼儿美术课通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选择喜欢的人物图案进行剪贴、添画。
2.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大胆添画、充实画面。
3.幼儿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感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时装杂志书(或人物较多的废旧图书)、剪刀、胶水、彩笔、绘画纸、纸篓、范画。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范画,了解绘画步骤
1.画面上都有什么呀?画面上的人物和我们平常画的有什么不一样?(人物是粘贴上去的。)
2.猜一猜是怎么做出来的?
教师小结剪贴添画的步骤:选择人物,想好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后把人物剪下来,粘贴在想好的位置,最后添画背景。
(幼儿在欣赏范画的过程中,看一看,说一说,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探究作品的制作方法,了解剪贴、添画的步骤。)
二、出示人物形象,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出示一个有动作的人物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个人做了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和表情?(比赛、锻炼身体……)根据孩子的回答延伸提问:他在哪?他的周围可能有什么?(观众、体育器械……)②让你添画你打算画什么?
2.出示一个人物上身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个人缺了什么?(下身。)有可能被什么挡住了?(柜台、书桌……)他有可能在哪?(车里,飞机里……)
②如果让你添画你打算画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大胆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为下一步的添画做好铺垫。)
三、幼儿剪贴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1.仔细观察,想好要画什么,再在想好的位置进行粘贴。
2.注意桌面的卫生,安全使用剪刀。
教师提醒幼儿根据剪出的人物动作、表情、服饰等进行想象添画。鼓励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别人添画的不一样。
四、幼儿作品欣赏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作品的名称是什么,画面里的人物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教师挑选几幅作品讲评。可从创意、画面饱满程度、涂色均匀、比例等方面进行评价
幼儿美术课通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粘贴的技能,能连续粘贴圆形,贴出毛毛虫的身体
2、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贴,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3、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⑴印有一个毛毛虫的头,若干大小相同的各色圆形的硬纸卡,毛毛虫的头和圆形可以从硬卡纸上取下。如图:
⑵、印有叶子的硬纸卡,叶子能从卡上取下,如图:
2、胶棒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⑴、先把材料从硬纸卡上取下
⑵、把毛毛虫的头的背面涂上胶,粘贴在树叶上的合适位置
⑶、挨着毛毛虫的头一个一个粘贴圆形,注意每个圆形要挨在一起,中间不能有空隙。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⑴、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个别幼儿正确的粘贴方法,
⑵、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4、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美术课通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圆圈大胆想象,合理布局,并添画成完整图画。
2.引导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想法。
3.乐意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彩带、节奏欢快的开场曲和一段轻音乐、勾线笔、若干画纸。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圆圈舞》导入。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吧!
二、组织幼儿讨论
师:刚才听着音乐,我们跳了什么舞啊?(圆圈舞)
那我们还变化成了哪些队形呢?(老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形纸片)这些队形用线条表示出来就变成了什么图形?
三、出示画笔娃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圆圈可以变成什么
1.师:现在,画笔娃娃听到音乐也想在纸上跳舞呢。你们看
2.师念操作儿歌,示范添画成皮球。
师:“小画笔,跳一跳,变成一只大皮球.”小画笔它还会变出什么呢?
3.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教师随机出示相应的卡片
四、欣赏教师范画,引导幼儿丰富画面,进行合理添画
1.师:小画笔跳啊跳,还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呢。而这些图形宝宝也藏在图画里,一起来看下.
2.出示2幅范画,带领幼儿评价,注意有主题有情节的欣赏。
师:画里有谁?它们在哪里?要干什么去?你能找到这些图形吗?
五、交代要求,幼儿作画。(配乐)
1.师:这些用圆圈变出来的画有趣吗?你想不想也在这些圆圈上 跳跳,看看能变出什么?你可以选这些圆圈,将它变出有趣的东西,放到自己编的故事里.并将整个画面添画完整,成为一幅漂亮的图画.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六、评价幼儿作品
1.拉线展示幼儿作品,请一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2.教师小结,做简单评价。
七、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小百科:圆圈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使用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并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幼儿美术课通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⒈感受沙溪古镇的美,尝试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沙溪古镇。
⒉初步了解水墨画的作画方法,体验用水墨材料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纸、国画颜料、清水、毛笔、小毛巾、调色盘8、浓墨和淡墨
⒉ppt幻灯、音乐、摄像头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了解沙溪古镇的美
??播放沙溪古镇照片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我们太仓的沙溪古镇,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了。古时候有很多商人在这里居住,做买卖。走在古镇里,随处可见古老的临水建筑、古桥和乌篷船。它们有一种古朴的美,很多人都喜欢到沙溪古镇去旅游
??欣赏古镇水墨画作品
师:水乡古镇也是许多画家喜欢描绘的景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觉得这些画美吗?美在哪里?你想说说哪一幅?
这些画都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我们可以叫它们水墨画。
二、绘画,讨论绘画方法。
??出示图片:讨论如何绘画沙溪古镇的房屋。
师:今天我们也要用水墨画的方法来画古镇沙溪。
师:你觉得可以先画房屋的哪一部分?(先把高低错落的房屋轮廓画好,然后再添画瓦片、墙、窗户、门等细节)
??讨论笔法 师:房屋轮廓是竖着用笔尖画还是把笔躺下来画?为什么? 教师小结高低错落的轮廓画法。 教师提升。
师:还可以画些什么?(树、桥、花) ㈢分工合作 师:接下来要请三个小朋友一起合作绘画,你们觉得三个人可以怎么合作? 师:开始画之前先商量好,注意保持衣服整洁,现在请你们结伴去绘画。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播放古镇图片群
四、讲评分享
⒈师:我们画的古镇美吗?(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古镇真的很美)
师: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师:你们是如何合作的?
师:这幢漂亮的房子是谁的作品?你是怎么画的?
师:下次有机会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带上笔和纸到沙溪古镇去写生,你会发现眼睛看到的会比照片里的更美!
五、结束
师:我们一起去古镇玩一玩吧!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离场
活动反思:
一、关于幼儿经验
这个活动来源于走班课题艺之墨,在组织这个活动时,当时的孩子已经参加了三次艺之墨的活动,对水墨画的工具和简单的绘画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本次评优活动执教的班级对水墨画是缺乏经验的,因此在前期我和孩子们一起做了一些有关水墨画的经验准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水墨画的作画方法。为了提升绘画的乐趣并提高作品呈现的美观性,我将原来的单人绘画变成了三人一组合作绘画,孩子们没有尝试过这样的绘画形式,但大班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也会简单的分工合作,因此三人合作的方式还是比较成功的。
二、关于材料
在设计初期,考虑过用水晕染炫彩棒的方法营造水墨画的效果,经过尝试后发现还是毛笔绘画出来的效果更棒。考虑到宣纸易坏的特性不适合三人合作绘画,因此选择铅画纸代替宣纸。考虑到孩子们的经验有限,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浓墨和淡墨,配以两种国画颜色进行水乡沙溪的创作。我为每位孩子们提供了两支毛笔,一支用来画墨色,一支用来绘色彩,减少了洗笔的过程。
三、关于选材
沙溪古镇是我们太仓的旅游名胜,那里不仅有美丽、古老的房屋,同时也有热闹的现代街景,大多数孩子都去游玩过,有的甚至去过很多次。选择绘画沙溪古镇一方面是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出发,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前期经验准备和评优活动本身)帮助孩子们了解我们太仓自己的水乡古镇,看看它的房屋结构,街道形式等,激发他们对古老建筑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活动后的调整
首先对活动目标的调整,原目标:
⒈感受沙溪古镇的美,尝试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沙溪古镇房屋的主要特征。
⒉初步了解水墨画的作画方法,体验用水墨材料合作绘画的乐趣。其中第一条中“尝试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沙溪古镇。”对缺少水墨绘画经验的大班孩子来说比较难,可以改成“尝试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沙溪古镇房屋的主要特征。”使目标更明确。为了达到跟之前同样美观的呈现效果,教师可以事前准备好沙溪古镇中的其他景物,如树木、古桥、流水、人物等。 其次美术绘画具有很强的个体性,三人合作可以让孩子们在绘画中获得很多的乐趣,但同时也少了很多的自我创作的空间,可以让孩子们单独绘画古镇房屋,最后拼接起来成为一条美丽的沙溪古镇。 这次评优活动从选材,设计活动过程到制定活动目标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感谢高老师、俞老师、陆老师及王玲老师的帮助,能和大家一起努力地成长是我的幸运!我们明年继续!
幼儿美术课通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合作,使用大刷子均匀涂色。
2、感受色彩美,体验同伴合作刷“房子”的快乐。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可爱的动物毛绒玩具,纸箱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各种颜色的广告颜料,水粉刷子,调色盘若干。
活动过程:
1、设计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动物毛绒玩具。
师:我们班里来了几个新朋友,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老师为他们建了几座小房子,请他们住在里面(出示纸箱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可他们说不太喜欢,这是为什么呢?(没有颜色。)怎样让房子变得漂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把小房子涂上漂亮的颜色啊?
2、师幼共同装饰房子。
(1)教师示范涂刷的方法:用刷子蘸上颜料,从左往右或从上到下,一笔接一笔地刷。
(2)将幼儿分组,每组刷一座房子。先请幼儿自由的讨论房子要刷的颜色,教师可启发幼儿不同面墙壁和屋顶可涂成不同的颜色。
(3)幼儿分别涂刷、装饰房子,提醒幼儿注意尽量不要把颜料弄到地上、衣服上(有条件的可以让幼儿穿上围裙)。
3、互相欣赏各组的作品。
请幼儿说一说: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这座房子都有什么颜色?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将晾干的房子送到建构区,便于开展建构活动。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