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相信你写教案的能力一定十分强,所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要写教案的情况吧,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13课桥教案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13课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发散思维,并激发学生想象创新的欲望;
2、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突破思维定式,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训练学生积极用脑,培养学生发散思考、灵活变通的思维习惯。
【教过重难点】
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发散思维习惯的养成;创造力思维训练中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游戏启发法、情景体验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暖身环节
1、最喜欢《西游记》里的哪个人物?
2、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老头问。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阅读故事,回答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很多同学猜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有人曾将这道题对一百个人进行测试,结果,只有两个人答对。后来,又有人将这道题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没答对,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
二、知识小课堂---思维定势
1、例子
钉子上挂着一只系在绳子上的玻璃杯,你能既剪断绳子又不使杯子落地吗?(剪时,手只能碰剪刀。减一节多出来的绳子头)
2、思维定势:就是习惯于用以往常用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思维定势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
3、定势思维的作用
积极作用:同学们在做同一类型的题时,你做得熟悉了,下次碰到你马上就会做了;又如我们骑车的速度很快时,突然前面出现一只小狗,我们马上就会刹车。
消极作用:容易使思维僵化,阻碍和扼杀了我们自己潜在的才能,埋没我们的创造力。
三、想象训练营
1、打绳结(飞行赛)
左右手分别拿着绳子的两端,打一个结。注意:双手不能离开绳子,也不能把自己的手捆在绳子里。(一张纸,哪组飞得最远)
2、联想作画
请同学们用老师做给出的六个简单图形(○○△△//)拼成一幅画,给图画起一个名字,并说说画所包含的含义。
四、创新无处不在
1、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创新的事物,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分享。(印象最深的广告:法国依云矿泉水广告;飞机;《海底两万里》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艇鹦鹉螺号;学校组织的面具大赛。)
2、如何培养创造力
(1)仿效后创新
(2)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4)合理的幻想,并付诸行动
五、课堂引申
有位拳师,熟读拳法,与人谈论拳术滔滔不绝,拳师打人,也确实战无不胜,可他就是打不过自己的老婆。拳师的老婆是一位不知拳法为何物的家庭妇女,但每每打起来,总能将拳师打得抱头鼠窜。有人问拳师:“您的功夫都到哪儿去了?”拳师恨恨地道:“这个死婆娘,每次与我打架,总不按路数进招,害得我的拳法都没有用场!”
拳师精通拳术,战无不胜,可碰到不按套路进攻的老婆时,却一筹莫展。“熟读拳法”是好事,但拳法是死的,如果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脱离实际,这种由书本知识形成的思维定势反而使你的思维受到限制。“知识就是力量”。但如果是死读书,只限于从教科书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去观察问题,不仅不能给人以力量,反而会抹杀我们的创新能力,所以学习知识的同时,应保持思想的灵活性,注重学习基本原理而不是死记一些规则,这样知识才会有用
六、总结
创意无处不在,我们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要有突破常规的意识,你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读13课桥教案篇2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情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来龙去脉是领悟其中道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画画。)
2·今天,“我”有机会画画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感觉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2·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看见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3·当我把这幅图交出去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的表现怎样?
(同学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但是老师的态度不一样。)
4·老师是怎样做的?(首先,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接着,请觉得好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去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杨桃真的像个五角星;最后,老师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
5·老师在这样做的过程申,神情有些什么变化?请找出重点词语。(神情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6·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7·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理解最后一段。
1·读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在句中的作用。(教诲、一生受用。)
四、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说明什么?(写课上对着实物做写生练习。说明看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甚至不像原来的物品,是合乎情理的。)
2·怎样背诵最后两个自然呢?(先熟读课文;再抓住两段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不难了。)
3·先口头练习说句子,在说的基础上再写句子。
五、巩固练习
1·同桌互背课文,再请几位同学背给大家听。
2·怎样做写句子的练习呢?(先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考虑要写的内容;最后再动笔写。如:不像……而像…不要……要……都是从两种事物中否定一种,肯定一种。)
作业设计:
a:把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尽可能详细的写下来。
b:说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并完成句子练习。
c: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句子练习。
板书设计:
5
画杨桃
我看
不像……而像……
角度不同
同学
大笑
相信自己的眼睛,
父亲叮嘱
不要想当然
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老师
严肃
和颜悦色
读13课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材分析:
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
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
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
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
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三、创编活动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四、课堂小结
读13课桥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的重要性,以培养幼儿保护好眼睛的意识。
2、能运用视觉以外的感觉途径探索事物,体会视障者的感受。
3、了解没有眼睛在生活中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不方便。
二、活动准备:
1、认识眼睛
2、大手帕、乐器若干,不同气味的食物,各种材质的物品
三、活动过程:
1、以眼睛谜语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认识眼睛的兴趣。
2、讨论眼睛的用途。(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回答问题和让幼儿大胆想象,讲述没有眼睛,生活中会有哪些不方便,并及时的给予表扬)
师:眼睛有什么用?没有眼睛会怎么样呢?
3、游戏:如果没有眼睛
师:交代游戏规则:两位幼儿一组,一人蒙上手帕,使眼睛看不见另一位,另一位带“盲人”幼儿来触摸活动室中摆放的物品,并说说摸到或闻出是什么东西。
(依此规则,交换角色,直到每位幼儿做一次。)
4、讨论眼睛看不见的感受
(1)你看不见时走路会怎么样?
(2)当你看不见时,怎么知道手上的东西是什么?哪些物品最容易摸出来或闻出来?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分辨出来。
(3)什么情况下眼睛会看不见?当你看不见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心里会不会害怕?
(4)对于眼睛看不见的人我们该怎样对待他们。
5、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回答问题和让幼儿大胆想象,讲述没有眼睛,生活中会有哪些不方便,并及时的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为了加深幼儿保护眼睛的意识,我们接着欣赏了几张图片,第一张一个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请孩子们讨论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最后教师总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第二张是一个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请孩子们讨论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让幼儿在探索发现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也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读13课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幽默、诙谐的风格。
2、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地演唱。
活动准备:
1、小猫咪头饰、音乐磁带或cd。
2、一名幼儿事先根据第一段歌曲排演好情景剧。
活动过程:
一、淘气的小猫咪
1、幼儿观看情景剧。
2、嗨!大家好,我是小猫咪,今天小主人不在家,我可以好好玩。
3、教师播放音带的伴奏部分,一名幼儿表演情景剧(表演要夸张,能反映“碰响了收录机”“跳进了洗衣机”“打开了电冰箱”的场景)。
二、小猫咪别淘气
1、小主人知道这是一只淘气的小猫咪,猜一猜,小主人会对淘气的小猫咪说什么?
2、完整欣赏歌曲第一遍。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你听到小主人对小猫咪说了什么?
3、欣赏歌曲第一段(播放音带第一段)。
4、小主人告诉小猫咪不能捉那些事情?我们一起来对小猫咪说一说吧。
5、欣赏歌曲第二段
6、小猫咪自己在家会有什么感觉?什么是孤寂?小主人有什么好办法?
7、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句范唱,幼儿学唱第二段。
8、一幼儿扮演小主人,一幼儿戴上小猫咪头饰扮演小猫咪,听着音带表演。其余幼儿跟着音带演唱。游戏可进行2~3遍。
三、创编歌曲结束
1、你们喜欢小猫咪,那喜欢小狗吗?就请你们比上眼睛,想象一下小狗在做什么?
我们也把它编进歌曲怎么样?
2、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小动物,那下课后,我们继续创编好吗?
读13课桥教案篇6
【教学时间】:
20xx年12月13日
【教学对象】:
初三同学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交通安全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这法、知法、守未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
5、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知道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学生了解交通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文明交通、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交规的意识。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交通安全不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觉悟方面:认识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
讲解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一、导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二、交通法规法律条文,见教材《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交通安全读本》。
法规篇: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规。
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5、看图识标志。
常识篇: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
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警示篇:
1、骑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
2、行走时违反交通法规。
3、铁路或铁路口违反交通法规。
4、交通安全教育卡。
引入案例一《车祸是学生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和孩子一起安全上路》《车祸重伤孤儿,企盼事故救助基金》
20xx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上一年的83853人上升到105930人,交通事故起数由上一年年616971起上升754919起,受伤人数由上一年的418721人上升到546485人,经济损失由上一年的2668903994元上升到3087872586元,万车死亡率由上一年的15.60下降到15.46,10万人口死亡率由上一年的7.27上升到8.51。
20xx年死亡人数再次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9381人,事故起数773137起,受伤人数562074人,经济损失3324381078元,万车死亡率13.71,10万人口死亡率8.79。
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死亡人数又一次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4372人,伤494174人。在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比2002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下13.7%、4.6%、12.1%,实在难得可贵。如果仅以每一位死者直系亲属3人计,一年中有30万个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如果以10位亲属计,死者牵连到的亲属约100万人。10万个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碾下车轮的有多少个撕心裂肺的人间惨剧。
20xx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10.7万人死亡,其中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分别为2880、2656和1767人,共有7303名少年儿童被道路交通事故夺去了生命。
20xx年全国交通事故平均每小时死亡11人,这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少年儿童,这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学生死亡4423人,占总数的4.4%,其中,中学生死亡1767人、伤10098人,小学生死亡2656人、伤10819人。20xx年全国交通事故造成二万多名12岁以下的儿童死伤。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这些黑色的统计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交通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生命之花,瞬间凋落,警钟在耳,声声锥心。
老师提问:当你看到这些数据时,有什么感受?
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说出感受。
读13课桥教案篇7
设计特点:
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就投你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认读:
洋溢、允许、喧闹、破损、增添、训斥、叱责、凋谢、脸颊、拆除、
发脾气、北风呼啸、隆冬来临、绽出绿芽
说说:你知道的词语的意思。
(2)、重点句子: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
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为什么?
3、交流个体感悟。
(生的几种可能:漂亮、神奇、变化多端)
三、品读感悟
(一)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1、具体说说花园的神奇变化:
2、学生自由交流。
3、根据提示,规范说话: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再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4、随机点拨对比朗读:
(1)、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读出花园的美。
(2)、描写花园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
(3)、描写花园又有了春意的语句。
(4)、描写花园又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5、师引: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原因。
2、点拨,梳理: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
3、随机引导去感受体会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4、巨人的性格:
(1)、师: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点拨:
态度:生气
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①、理解四处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吓坏孩子们的情景画面。
②、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①、理解纷纷逃窜,想象巨人伤害了可爱的孩子的情景场面。
②、正确把握此时巨人的生气程度。
喂!你赶快滚出去!
理解叱责,想象此时此刻的巨人发怒的情景。
(3)、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4)、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5)、小结过渡:这样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那么孩子们呢?是怎样的?
5、孩子们的性格:
(1)、结合课文,学着上述学法,找找,读读,品品,悟悟。
(2)、交流,畅谈看法。
(3)、引导梳理:孩子们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会给人带来温暖。
结合文中语句朗读。
(4)、随机理解重点句: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再一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
2、找读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
重点句:
(巨人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梳理揭示寓意: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四、美读小结
1、师引读最后一小节:是的,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再也不变化了,它永远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而巨人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多快乐!
2、齐读最后一小节。
读13课桥教案篇8
一、班会目标:
观看《开学第一课》,培养学生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的能力。
二、班会准备:
20__年《开学第一课》的视频录像。
三、班会过程:
1、组织学生观看20__年《开学第一课》的录像。
2、节目内容:
?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自20__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每年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
20__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再次“开讲”,并首次将“父母”的角色引入孩子们的开学课堂。“童话大王”郑渊洁、青年歌手容祖儿、黑豹乐队塬主唱秦勇…
20__年第七届《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主讲老师们结合自身的体会向孩子们进行了教育。郑渊洁说,他对父母的孝顺会被自己的儿子看到,他怎么对父母,下一辈人也会同样对待他。有次他带儿子去买了一个平面电视,直接运到孩子爷爷奶奶家;容祖儿说,小时候她不喜欢洋娃娃,喜欢下雨天和弟弟一起踩水坑,看雨水溅在行人身上狼狈的样子,觉得很爽。但是妈妈告诉她说,要考虑别人的感受;秦勇努力当好大珍珠的父亲并不容易,仅系鞋带这个简单的工作,就需要比别的孩子多几千倍的时间。秦勇教大珍珠英语单词we,教了3个小时还是学不会;张老师是辽宁沈阳人,一手创办了北京盛基艺术学校。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作为志愿者7次进入藏区,从四川等地接来81名藏族孤儿,在北京接受职业教育…
四、组织讨论观看心得。
五、活动效果:
同学们的兴趣都较高,看得很认真、意犹未尽。
六、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节主题班会课,同学们感知到了幸福、也懂得了人要学会创造幸福。20__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父母是孩子人生最初的榜样,他们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孝顺家长、文明礼貌、热爱生命、坚强勇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