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模板网 >教案大全

六上劳动教案通用6篇

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准备教案的时候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进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上劳动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上劳动教案通用6篇

六上劳动教案篇1

时间:4月27日下午第三节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劳动节的由来,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班会过程:

(一)引言:

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听歌曲《劳动最光荣》。

点拨:歌声唱出了热情,歌声唱出了力量。那么,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劳动节怎么来的呢?

(三)劳动节的由来及影响

多媒体出示劳动节的由来、国际劳动节的会徽、劳动节的影响。

(四)劳动最光荣

1、请同学们发现身边的劳动者

2、我们也是劳动者之一,在家里和学校,我们可以做哪些劳动?在家帮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在学校,爱护环境卫生。

(五)小游戏:谁是劳动小能手

整理书桌比赛,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

(六)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七)班长宣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倡议书。

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三、总结

劳动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更是光荣的。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同学们,愿我们把勤劳精神发扬下去,在劳动中接受锻炼,成为生活的小能手,成为父母的好帮手。

六上劳动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2.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活动过程:

一、导言:同学们这节主题班会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讲故事

1.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

(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2.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四、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五、竞赛

整理书包比赛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六上劳动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开展“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可耻的。

3、通过展示自己的劳动才能,品味劳动的'愉悦感、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学生和家长一起如实填写学生平时劳动情况调查表。

2、观察、收集身边辛勤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3、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扫地等),并在家练习,提高劳动技能。

4、教师准备有关劳动的图片,给学生以表象,同时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板书:劳动最光荣。(在劳动下画大拇指、画笑脸。)

二、班上的情况调查

1、公布班上学生平时劳动情况的调查

2、学生发表看法:从这份调查表的统计中说明我们班上的劳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班主任总结: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知道,我们的小朋友能自己主动地去劳动的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同学是依赖父母,他们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大家说这样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为什么不好呢?)

三、讲故事——《小懒惰奇遇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白不爱劳动的严重后果。

1、指名讲故事;

2、学生说自己身边爱劳动的典型事例。

(班主任:大家说的真好,“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希望大家今后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现在我们也来现场看看我们自己的劳动能力是如何的强。)

3、学生说听故事后的感受。

四、学生的自理能力比赛

1、准备:每小组选5名参加整理书包、叠衣服、系红领巾比赛的代表。

2、比赛活动展开并评选各种劳动能手。

3、推选3—4名最能干的选手介绍经验。

4、其他的学生谈感受。

五、活动巩固——唱儿歌

劳动最光荣

太阳出来了哦,我们起床霍嘿。穿好衣服去洗漱,戴上领巾背书包。说声再见了哦,上学堂呀霍嘿。自己事情自己忙,自己的事情自己忙,劳动最光荣。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人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就从现在起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吧,让我们举起双手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喝彩。(教师带头举起双手)——因为劳动是最光荣的!

六上劳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知道使用微波炉的一些知识,同时感受科技的进步可以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知道使用微波炉的一些知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科技飞速发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初步知道使用微波炉的一些知识。

教学准备:

1)一些不同型号微波炉的图片或挂图。

2)用微波炉来加热或烹调食物的资料。

3)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微波炉的实物及一些用于微波炉煮食的物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谁家有微波炉?你会用吗?

二.有微波炉作教具的学校,可采用以下方法与步骤进行教学:

1示范用微波炉来煮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3选择以下问题,让学生作答。

1)用微波炉煮食有什么特点?

2)用微波炉煮食时,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3)使用微波炉煮食时,有哪些主要的注意事项?

4)小红是怎样学习微波炉的使用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利用板书帮助学生作出小结。

4.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加热面包、糕点、包子、馒头等食品的实践活动并品尝食物。

三.微波炉作教具的学校,可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7)出示微波炉的图片或挂图,介绍它的种类、功能。

8)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9)让学生说说自学课文的所得,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微波炉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0)举一些用微波炉煮食的实例。

11)组织学生议论小红是怎样学习微波炉的使用常识。同时,可让学生讲述一下家中购买的电器产品,在使用时给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自己有没有留心观察这些电器产品是怎样使用的,有没有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等。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进行总结,使学生体会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新产品不断出现,我们应有好学的习惯,不断追求新知。

六上劳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一件有使用价值或有观赏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会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

1、防风衣架和垃圾桶两种手工作品。

2、制作四件手工作品的材料工具。

3、构思一件作品,准备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出示文中4张图片,说出图中制品所用的材料。

2、分组讨论,这些作品能否改用其他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材料,甚至是废旧物品,都可拿来制作成作品。

(二)模仿制作

1、通过学生自由阅读模仿制作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骤。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组选1-2件作品合作完成。

注意:分组人员一般不超过6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完整理桌椅。

3、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三)设计制作

1、学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分号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由小组成员讨论制作的作品。

2、收集材料,准备工具,根据分工动手制作。

3、设计作品中没有安排评价栏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制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六上劳动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聆听:

歌曲《劳动歌》

歌曲《海娃的歌》

表演:

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歌曲《种玉米》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聆听《劳动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编创与活动:口风琴知识。

第二课时:聆听《海娃的歌》;表演《种玉米》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第五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

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第五课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海娃的歌》

1、初听前可提示: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3、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二、表演《种玉米》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另外注意“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连续的两个附点不要忽略;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3、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还可以建议学生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尝试效果。

教学反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7篇

语文六上工作计划推荐6篇

语文六上工作计划优秀6篇

部编版六上语文工作总结6篇

劳动节的作文300字优质6篇

谈劳动作文精选6篇

关于劳动节的作文6篇

写劳动节的作文600字推荐6篇

写劳动节的作文600字精选6篇

写劳动节的作文600字最新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67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