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模板网 >教案大全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5篇

为做好新学期的教学任务,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凭借计划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教学进程有合理分析,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奇妙的墙美术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5篇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篇1

课题:

妈妈的节日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2、为妈妈做一件礼物。

教具学具:

绘画与手工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日子吗?(妇女节)在妈妈的节日里,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2、新授:

师: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讲讲你自己的妈妈,也可以把你妈妈的照片拿上来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妈妈每天除了上班,还要照顾我和爸爸,做家务,打扫卫生。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和伟大的。你懂事了妈妈会开心,你遇到烦恼时,妈妈会理解你,帮助你。妈妈永远是你心灵的庇护所。

3、作品赏析

讨论: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在节日的时候,自己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来表现的:书中图例

4、发展阶段:妈妈的生日不一定都有蛋糕,但一定少不了我的祝愿。请你动手为妈妈制作一件礼物吧!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你最想做一个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礼物呢?

彩纸、布、皱纹纸、干花,线……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可以拼贴,也可以做成立体的,颜色搭配和谐,造型新颖。

四、:表扬优秀作业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出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吹泡泡的玩具人手一个;录音机以及音乐磁带;ppt。

2.经验:幼儿已学会音乐游戏《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请幼儿自由玩"吹泡泡"游戏。

2.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讲述吹的泡泡像什么。

二.ppt上图形添画。

1.在ppt上出示有多个圆形,启发幼儿想象并讨论:怎样将图上的圆形变成自己想象的物体呢?

(如:可在圆形的周围画线条变太阳;可在圆形里面添画波浪、线条表现西瓜等。)

2.引导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添画,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尝试借助点、线、面的组合颜色的搭配不断丰富画面。

3.引导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和交流。

三.创编儿歌。

1.引导幼儿自由结合、分成四组,根据添画出来的圆形物体创编歌词。(如:圆圆圆,变变变,圆圆变成红太阳;圆圆圆,变变变,圆圆变成大西瓜等。)

2.每组推荐一名幼儿进行交流展示,对幼儿创编的歌词及时,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四.音乐游戏《吹泡泡》。

幼儿自由结伴,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周围生活中继续寻找圆变成的物体。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使之变成各种有趣的图形。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已有的绘画经验来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1、颜色不同的圆形。

2、各种水彩笔和纸若干。

活动重点

1、用不同颜色的圆来组成图形。

2、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圆形通过添画变成不同的图。

活动难点

能用圆形和添画的能力形成一副完整的画。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出示圆形).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圆圆。

2、引导幼儿发挥想像,学习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

我们的这个客人圆圆呀它可神奇了。它还会变魔术哦!小朋友你们想看吗?

幼儿回答:“想”那大家认真看哦!

(1)师:出示一个圆,进行添画,变成一个苹果。

师:咦,圆圆变成了什么?

幼:圆圆变成了苹果。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圆圆真神奇,那小朋友再看看圆圆还变成了什么?

幼:小鸡、花、蝴蝶。

(2)、小朋友想想看,圆圆还可以变成什么呢?比如,小动物、小花或者我们生活中的所见的东西呢?

师:一个小朋友上来添画(教师指导),其余幼儿认真看好。

师:这位小朋友真棒,他把圆圆变成了╳╳╳。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变成和刚才小朋友不一样的,比如说.....

师:刚才的小朋友用一个圆形来变,我们还可以用2个圆形、3个圆形或者多个圆形来变,会变成什么呢?大家想一想。

幼:大胆想象,发表意见。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棒!如果要把圆圆变成╳╳要怎么变呢?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变变呢?

幼:大胆讲述。

师:另一个小朋友来添画(教师指导)。

师:圆圆的本领真大,它真神奇。小朋友想不想像圆圆一样变魔术呢?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好吗?

(3)、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和评价。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现使学生感受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生自主探索掌握萝卜的基本雕刻方法;

3、根据完成的萝卜雕刻形象进行创编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萝卜的雕刻方法。(如刻、翻折、嵌等)

教学难点:能运用掌握的雕刻方法完成一件萝卜雕刻作品,并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式、萝卜、牙签、刀、创口贴等。

欣赏、激趣导入

1、导入谈话。播放“萝卜王国”的化妆舞的动画。

2、提问:你们能说说都看到哪些可爱的形象?

3、教师板画萝卜。

4、揭示课题,板书“雕”。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研究怎样把一个个普通的萝卜经过我们的巧手雕刻、装饰,让它们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1、师生问好。

2、欣赏“萝卜王国”。

3、仔细观察画面,描述在舞会上看到的形象。

4、确立本课学习研究的主题。

本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有:

1、学生能自己观察化妆舞会上的形象,掌握观察方法,为学生的想作铺垫。

2、欣赏教师的范作(制作成动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学生通过欣赏能提出疑问(这么美的萝卜雕刻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确立本课探索研究的主题。

二、主体参与,实践探索

1、出示一个形状奇异的萝卜,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根据这个萝卜你们来想想看,它可以做个什么形象?)

2、小结。

根据萝卜的外形,颜色去想适合的形象的方法叫做“依物赋形”。

3、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想象练习:

请大家看看这一个萝卜(与前一个不同)用“依物赋形”的方法来想想看,它又可以做什么形象?

4、师生共同探索如何雕刻一件萝卜雕刻作品(狮子),渗透常用雕刻方法技巧的示范。

5、提出疑问:如果你根据手中的萝卜外形实在想不出它像什么时你会怎么办?

6、出示制作要求,鼓励学生在具体制作过程中继续探索新方法,发现新问题。

a、发挥想象,大胆构思。

b、分组合作,创编木偶剧。

c、细心雕刻,注意安全。

7、以小组为单位与学生交流探索新的雕刻方法和困难,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1、根据一个有特点的萝卜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

2、根据另一个不同形状颜色的萝卜进行想象,激活思维,为具体制作时的“想”作好铺垫。

3、学生一起讨论,出谋划策,协助老师完成一件雕刻作品,在解决问题中掌握雕刻方法技巧。

4、回答问题。

(根据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方法)

5、明确制作要求,小组合作。

①各小组在轻缓的音乐中创作,并创编木偶剧。

②向老师、同学推荐自己的新方法并提出所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交流研究。

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情感体验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其教学目标是:

1、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2、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雕刻方法、技巧;3、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根据萝卜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创造;4、让学生体验到与人协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这一阶段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在雕萝卜的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新的雕刻方法、技巧中创新,这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制作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如翻折等方法的灵活运用,萝卜的颜色搭配,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精致,更完美等。雕刻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中有学生制作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采用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一方面学生通过新旧信息的双向作用,形成个体的知识建构;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听到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认识不断修正、完善、丰富和提高。所以适时组织学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三、作品交流、欣赏评价

1、出示萝卜城化妆舞会场景,

2、拉出幕布,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表演木偶剧,欣赏作品。

3、评价作品。

小组表演木偶剧,互相展示作品,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在木偶剧的表演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次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欣赏中学会反思与评价。

3、在欣赏交流中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建构。

五、拓展延伸

1、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2、提问: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完成一个萝卜雕刻作品大概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3、对本课的学习拓展延伸,播放玉雕、根雕等作品图片。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索归纳出制作萝卜雕刻的一般步骤。

2、欣赏根雕、玉雕等艺术品,感受美,拓宽视野。

六、本课的总结采用欣赏、激励的方式。

由学生总结雕刻一件完整的萝卜作品的一般步骤方法,为学生的探索研究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会学。因课时有限,学生完成的作品并不都是非常精细完美的,这时让学生欣赏一些精美的高雅的玉雕、根雕艺术品,这本身便是一种无声的激励,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原来除了萝卜还可以用这些材料雕刻。教师再把本课学习迁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用生活中其他材料进行雕刻,美化生活。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三、学习材料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片、有趣的小故事等可以引发学生想象的资料,作业纸。

四、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1)欣赏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2)思考: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课后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

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模板5篇

小学美术我设计的船教案7篇

美术线条画教案7篇

小小班健康教案参考6篇

小班幼儿体育游戏教案7篇

小小班健康教案优秀6篇

小小班健康教案最新6篇

小班雪花片教案6篇

花和瓜中班教案优质7篇

水果乐科学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9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