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导向的教案,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学习的方向与意义,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小组合作的活动设计,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1课时
【教学实录】
教师: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您好!
教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教师:今天这节课呀,李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认识一下吗?
学生:想。
教师:那给点掌声,咱们欢迎欢迎。(学生鼓掌,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动画中出现一位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机器人。今天特意来和小朋友们交朋友的。你们有信心夺第一吗?
学生:有。
教师: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现在,机器人就想考验大家了。首先,请大家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学生开始摆东西,一会后,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坐端正)
(音乐停)
教师: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组的同学动作最快。(教师表扬该三组的学生)
教师:同学们都分得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呀?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来,你来说一说,你怎么分的?
学生:他们都是一样的。
教师:他们形状都是一样的,对吗?谁再来说说?你来。
学生:我这个是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正方体,她课前预习了,真棒啊,她都知道这个是正方体了。谁再来说一说?来,你来说一说。
学生:我是按图形分类。
教师:哦,按照形状相同的分,这些,圆圆的物体,对吗?(教师拿着圆柱形的教具),好,请大家再把它轻轻地放进去。
教师:其实,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大家拿出数学书出来,翻到32页,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教师:大家表现得真好,来,给自己鼓鼓掌。
(学生鼓掌)
教师:大家都能说出它的名字来了。但是我还是想考考你们,我举起一个物体,请你们告诉我,它属于哪一类,好吗?
学生:好。
教师:(举起一个长方体)这是?
学生:长方体。
教师:真棒。(举起圆柱)这个。
学生:圆柱
教师:(举起球)这个?
学生:球。
教师:(教师举起正方体)这个。
学生:正方体。
教师:恩,刚刚是我举起来,现在,我说一个物体,你们举起来,好吗?
学生:好。
教师:请大家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长方体,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再来,请大家举一个圆柱。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请大家举正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1、2、3(教师做出坐端正的动作,示意要学生坐端正)
学生:坐端正。
教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举一举了,待会在小组里面,请小组长出题目,我们再来举一举,好不好啊?
学生:好。
教师: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热闹地开展起来,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巡堂)
(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安静并坐端正)
教师:我刚才看了一下,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非常棒。同学们,我们现在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了,老师这里有它们的大头贴,谁能对号入座,把它们贴上去呢?(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
教师:好,来,这位女同学。
(学生上黑板贴)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贴得对不对。(学生贴了正方体的图片)请回。再请一个,谁来?
(学生举手)
教师:好,你来。(学生贴长方体的'图片)
教师:还有很多照片呢,谁再来?来,你来。
(学生贴圆柱的图片)
教师:还有一张照片,请那位男同学来。
(学生贴球的图片)
教师:它们都贴对了吗?
学生:贴对了。
教师:贴对了。好,刚刚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师用手指着立体图形的图片,由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你们想跟它们交朋友吗?
学生:想。
教师:好,请你们选择一个做你们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们是张什么样,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好,开始。
(学生活动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 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3
1教学目标
学会认读写10,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同时注意书写的工整。
会比较10与1——9的大小,熟练掌握10的组成。
2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过了1~9的数的认识和数的组成,而10的认识对于学生学习数的组成和进位加法中的“凑十”特别重要。
3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10的组成,熟练“凑十”
难点:
学会认读写10,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同时注意书写的工整。
会比较10与1——9的大小,熟练掌握10的组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0的认识
从1数到9.
出示课件,上面一共有几个数从左数第4个数是几,从右数它排第几其中最小的.数是几,最大的数是几
活动2【讲授】学一学
(一)认识10.
1、看一看。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图上有几个学生用数字几表示加上1个老师用几表示图上数量是10的事物还有什么
3、摆一摆用小棒表示10。出示小棒图,9根小棒添上1是几
4、认一认和同桌一起认一认直尺上的数字顺序,看着尺子你都知道些什么
5、比一比你会比较9和10的大小吗9○□10○□
(二)学习10的组成
1、分一分拿出10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说一说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分法是怎样的
3、填一填把自己的分法写在60页。
4、想一想看到自己写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学习10的写法看看10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先看老师范写10,再自己写一写。
活动3【练习】练一练
教材60页“做一做”
活动4【测试】查一查
1、完成课件上连一连和填一填;
2、完成62页练习十三1—3题。
活动5【活动】总结收获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会用几和几凑成十
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4
学习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点: 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学习难点: 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预设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
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3、34页7的认识及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7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7表示的实际意义及序数7。
2、掌握1至7的顺序、大小、组成,会读会写7。
3、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掌握7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7的组成。
教具准备:
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小棒、红、蓝色三角形卡片,鱼图印刷体,练习格
学具准备:
小棒、7个三角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0数到6,再从6倒数到0。
2、对口令:
3、按小组报数,每组第一个学生报1,第二个学生报2……再请最后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回答:你报的是几?是本组的第几个小朋友?你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二、新课教学
1、数数7。
①出示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喂鸡)你们在家里会帮家长做事吗?结合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
看图数一数有几只母鸡?几只公鸡?一共有几只鸡?能不能分两次说?(1只公鸡和6只母鸡,或左边3只鸡,右边4只鸡,或说成左边6只鸡,右边1只鸡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图里有7只鸡,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我们今天就学习"7"。
②板书7:教师领读数字7,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33页图下面的印刷体数字"7"。问:"7"像什么?教师对回答得好的给予肯定,并说明"7"像镰刀,是一笔写成的。
③教师出示7根小棒,看谁数得好,让学生出声数。再让学生摆出7根小棒,教师巡视,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④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数量是7的人或物的例子,指2-4名学生说一说。
2、教学7以内数的顺序。
①出示计数器:请一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6颗珠子,问:6颗珠子
再添上1颗是几颗珠子?6添上几就是7?教师再演示一遍,让学生再数一遍。
②出示写有0-6的直尺图
,指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a、直尺的起点是从哪边开始?用什么数字表示?
b、尺子一共有几段?(6段)。
c、从0-l是几段?
d、6前面有几个这样的一段?(6里面有6个一)
e、现在再添上一段,( )里应填上什么数?
f、那么从0-7有几个这样的一段呢?学生回答后,教师顺次指着刻度线上的数,学生顺次读"0、1、2、3、4、5、6、7"。
g、教师指着直尺图问:7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7比6多1,6比7少1,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
h、学生独立填空:
0246
3、比较6和7的大小。
①出示点子图。(左边放6个,右边放1个)
问:左边几个点子?右边几个点子?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学生回答,老师在点子图下面分别写6和7)
问:6和7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6和7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学生边回答边书空"
②交换两张6和7的点子图。
问:6和7比较,6小于7,那么7和6比较它们中间该用什么符号?学生边回答边书空。同时教师板书76。③引导学生观察,66,说明大于号或小于号的开口总是对着大数。课间活动。
4、教学7的组成。
①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出7个△,把它们分成两堆。问:你能分出几种不同的两堆?怎样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漏掉?教师巡视,分得好的给予表扬。
②指名说出不同的分法(说得对的教师给予表扬),教师再按顺序演示一遍,边演示边板书:
③问:看到这每一组,你还能想到另一组吗?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④练习7的组成。
a、齐读7的组成。
b、师生对口令,教师说"4",学生说"3"……
5、教学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①出示课本第34页的鱼图,教师按教科书上的要求分步让学生画○。
②教师总结:"7"表示7个的"7",也表示第7个的"7"
③做练习七第2题。先看第一行:问:□里应填什么数,并填写。再看第二行: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填,集体订正。
6、指导书写数字7。
①教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写一个"7",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写法,然后教师边演示边讲解?"7"是一笔写成的。
②引导学生书空1-2遍。
③在课本的练习格里描和写。
三、新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7,7的数法,认识了7以内的.顺序、7的组成,还认识了7表示几个和第几个,还学了7的写法,这些内容,大家要很好地掌握。
四、课堂练习
1、拍掌填数
指一名学生填数,其他的学生拍掌。被指定的一名学生听到拍几下就填几。
2、数字排列游戏。
教师拿出两组0-7的8张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要求先按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再按从小到大排列,比赛结束后,拍掌鼓励,为得第1名的队拍7下掌,得第2名的队拍6下掌。
3、在练习册的写字格里写一行7,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4、自读7的组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