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意识,写教案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以便设计合适的活动,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画线条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画线条教案篇1
活动概要:
1.借助用不同的乐器声音去表现不同线条的特点;
2.幼儿依据对线条的理解,在绘画时将它表现出来,训练了运笔的能力。
活动关键词:
线条想象画。
情况分析:
针对幼儿作画时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我设计了线条想象画,以此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
教学目的:
1.要求幼儿知道什么是线条想象画;
2.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四边种线条的名称,并知道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
3.让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来的乱线,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线条想像画,根据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听音乐用线条作画
2、难点:根据自己的线条想象构思,使它变成一个或多个物体的的形象
教学准备:
录相带、录相机、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磁带、龙头饰一个,纸、笔、油画棒若干,各种小乐器,四个线条娃娃,两幅幻灯范画。
教学过程:
(1)看录相引出舞龙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让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录相,请看吧!”幼儿看过录相后,引导幼儿说出录相里人们舞龙,老师讲一些关于舞龙方面的知识,然后带领幼儿根据录相也来舞龙。
(2)线条娃娃舞龙灯,教师示范强调
“刚才,小朋友舞龙灯时无意中已经走成了许多美丽的线条,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利用不同小乐器的声音引出四位线条娃娃,使幼儿知道各种线条的名称及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折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折线和鼓声一样粗壮有力。听到小铃声的声音波浪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波浪线和铃声一样优美、婉转。
(2)利用线条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龙的形式引出教师听音乐示范讲解,并强调:a线条娃娃舞龙的时候,要不断地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b线条不允许断;c根据音乐的不同用不同的线条作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想象
1.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线条娃娃舞龙走的路线,看它能变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图案,并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
2.老师总结:象这幅画一样,由各种线条组成并且又经过小朋友的想象,把它变成许多种有趣的图案,这样的画叫做线和条想象画,明确线条想象画的定义。
3.引导幼儿欣赏两幅线条想象画,从而总结出线条想象画有的可以从整体来想象,有的可以从其中一部分来想象。
(4)幼儿进行线条想象画的创作活动
1.幼儿听音乐作画,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而运用各种线条来作画。
2.幼儿绘画涂颜色。
(5)评讲作品,游戏结束
1.老师自评
2.幼儿自评
3.幼儿互评
4.和四位线条娃娃一起舞龙出教室。
活动反思: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美术课中单纯画画、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绘画、游戏、音乐、动手操作有机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美术画线条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欣赏大嘴鸟图片,了解大嘴鸟语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通过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大嘴鸟的大小变化,刻画身上的细节装饰。
3、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材料】
4开白纸、水彩笔、马克笔、签字笔。
【教学过程】
1、欣赏大嘴鸟图片,观察大嘴鸟的不同动态和特点。
2、画出自己喜欢的大嘴鸟,注意大小的变化。
3、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或是线条重复的装饰大嘴鸟,画面背景用线条画装饰。
反思
最近,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对颜色比较感兴趣,经常听到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议论各种颜色,为了引导幼儿大胆探索感受颜色变化的美妙与神奇,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结合主题活动,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幼儿参与度较高,完成“大嘴鸟”色彩鲜艳,课堂效果比较好!
美术画线条教案篇3
一、设计思路:
艺术活动“美丽的线条”是一个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尝试的教学活动,然而针对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结合《纲要》“通过艺术活动激活兴趣,发挥艺术活动的愉悦功能”,我把活动重点落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在“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幼儿逐渐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色彩知识。
活动的难点在于:帮助幼儿自主、有序的操作各类材料
针对此难点,我将注重材料种类与量的把握,并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考虑环节的先后顺序、材料的合理摆放等。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主、有序的活动氛围,愉悦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3、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二)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筐子、珠子、勺子、画纸、棉签、毛巾等各类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空白盒子:我有个白白的空盒子,今天就用它和小珠子给大家变个好玩的魔术!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怎么变的?变出了什么?
2、教师变魔术:
1)教师将珠子放入空白盒子中,来回滚动。
2)教师展示盒子:请小朋友看看变出了什么?(初步感知线条与红、黄、蓝三原色)
3)幼儿观察后自由说说
4)帮助幼儿明确操作要点
5)幼儿尝试操作
3、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
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盒子和珠子变出了“美丽的线条”,还能用其它方法变吗?
2)幼儿想想、说说……
3)教师引导:我们准备了好多东西,请你试一试,能不能用它们变出美丽的线条。等会儿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大家……
4)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辅导提供适度的帮助。
5)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操作材料,积累丰富的活动体验。(以个别交流的方式帮助幼儿区分红、黄、蓝三原色)
6)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
4、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1)师生观看操作成果,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并引导幼儿交流内心的感受,帮助幼儿肯定自己、欣赏同伴……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帮助幼儿明确红、黄、蓝三原色。
5、延伸活动:
1)鼓励来不及尝试各种材料的幼儿、仍有操作兴趣的幼儿到区域活动时继续尝试
2)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交流活动情况、分享活动成果。
美术画线条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线条:直线、斜线、波浪线、弹簧线等。
2、引导幼儿在认识线条基础上运用线条设计娃娃发型。
活动准备:
ppt课件、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好吗?小眼睛都看清楚了哦!请看(连环画展示点变直线,波浪线)你看到了什么?(长长的、小山丘、蛇、毛毛虫等。)
二、认识各种线条
1、认识直线:
(1)师:这个长长的、直直的是直线宝宝,我们跟它打个招呼(hi、直线宝宝)
(2)师:小手伸出来与老师一起画直线宝宝,直线宝宝长长的短短的。
2、认识斜线:
(1)哎哟,直线宝宝摔跤了,这下可不得了,一摔连名字都变了,你们猜猜它会叫什么名字呢?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斜线宝宝”,跟它打个招呼吧!(hi,斜线宝宝)
(2)师:小手伸出来与老师一起画斜线宝宝,直线宝宝摔了一跤变成了斜线宝宝。
3、认识波浪线:
(1)师:这个看起来弯弯曲曲的像山丘,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波浪线宝宝,我们跟它打个招呼(hi,波浪线宝宝)
(2)师:小手伸出来与老师一起画波浪线宝宝,波浪线宝宝看起来弯弯曲曲的像山丘。
4、认识弹簧线:
(1)师:波浪线宝宝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哦,咦,它看起来像什么呢?(电话,弹簧等),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弹簧线宝宝,我们跟它打个招呼(hi,弹簧线宝宝)
(2)师:小手伸出来与老师一起画弹簧线宝宝,弹簧线宝宝画一个绕一个。
三、幼儿观察画作,教师示范。
师:我也准备了娃娃,它也想要漂亮的发型哦!我喜欢弯弯曲曲的波浪线宝宝!(示范波浪线发型) 我还喜欢弹簧线宝宝,我再画些弹簧线宝宝哦!(教师在波浪线的基础上画弹簧线)这个娃娃的发型漂亮吗?(漂亮)
操作要点:
(1)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油画棒
(2)画的时候用点力气哦。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品,教师评价。
美术画线条教案篇5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内容:
学习了解线条这一绘画语言表现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目标:
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觉;利用直线或曲线完成一幅主题创作;丰富作品表现力。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线条曲直所表现出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表现。
教学时间:
共1~2课时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准备:
?线条的动与静》范画、欣赏图片(建筑物、马路、等具有挺拔直线效果的图片,水波、柔软物体随风飘动、花样滑冰的冰刀痕、自由体操中的彩带操、电线、飘舞的雪花等。
音乐。
各种绘画《线条的动与静》将用到的工具。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观察:
1、引导学生观察一张方形的'纸飘落的轨迹,观察乒乓球跳动的轨迹,用线条记录下来。
2、观察教室里的门、窗框、墙角线、桌子、讲台等线条,用线条记录下来。
比较一下1、2两次观察记录下的线条的区别。(直线与曲线)
学习教材p2页内容: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体验静止与流动的感觉。举例说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小结:平直的线,如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线,会给人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要表现静止、稳定的感觉,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越,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
发展阶段:
怎样画好直线:执笔、运笔(手臂的姿势)、力度等。强调不要用尺子。
学生试着练习练习画横、竖、斜等长、短直线。
美术画线条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线条,添画几笔形象地表现画面。
2、充分利用绘画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3、使幼儿在参与线条画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彩色纸、一只黑色记号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色卡纸,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面前的画纸和平时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运用开飞机的形式,引导幼儿随意画出线条。
1、师:这么多好看的纸就好象五彩的天空,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把画笔当成小飞机,你们看我的小飞机起飞啦,从起点出发一会高一会低,飞机不能在空中停下,它在天空中飞的路线留下了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痕迹。
你们想开着飞机到天空中自由飞翔吗?好让你的小飞机起飞吧!
2、幼儿自由想象画线条,教师巡回指导。
三、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引导幼儿想象。
(1)师:飞机在天空飞过的路线把天空变成了不同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好像藏着什么呢?添上什么就更像什么?
(2)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
师:那么我们转动画纸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根据画面图形进行自由想象,请个别幼儿添画。)
四、幼儿想象添画,老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添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
3、太小的地方,想不出画什么,就涂成黑色。
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创编故事。
师:五彩的天空里藏着这么多的东西,你们能不能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六、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画面交流故事。
七、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与客人老师进行交流。
美术画线条教案篇7
课题:
线条的动与静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
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