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活动总结而言,一定认真写作,我们只有认真对待活动总结的写作,才可以在以后举办活动的时候更顺利,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教活动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教活动总结篇1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父母责无旁贷。近日,聆听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高级讲师李建军教授关于家庭教育的精彩讲演,对我感触很大,受启迪,我认为家庭教育孩子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环境上下功夫。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耐心地给她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我们因不了解实情而错怪孩子时,我们应真诚说一句“请原谅,爸爸妈妈错怪你了。”并告诉孩们犯错误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错就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今天的很多行为,不论是好还是坏,都直接和家长的行为有关。我们应努力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家里要热爱劳动,多学习、孝敬老人,遵守社会公德,团结同事,不随意发脾气,不嘲笑挖苦。
二、要在习惯上下功夫。
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观光,到大城市体会乡村与都市的差距,与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得出结论。为使孩子养成爱学习、爱提问的习惯,家长应告诉孩子,问题都有答案,有的问题是孩子自己能弄明白的,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家长应坦然地说:“爸爸妈妈也不知道,等会我们一起去查资料吧。”有些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远远重于答案本身。例如孩子问:“蝌蚪怎么会长出腿?”“蚕为会么会长大后不见了?”如果这类问题家长不能回答,就应买回蝌蚪和蚕,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得出结论。
三、要在赏识上下功夫。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现代家庭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很重,认为“严师”出高徒,往往只注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批评多于表扬。这样往往会使得其反,使孩子性格孤僻、自卑、缺乏进取和自信心。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赏识至关重要,应是用“放大镜”多角度去寻觅孩子在各方面的“闪光点”,并加大表扬肯定。在孩子取得成功时应鼓励,与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遭到挫折时,家长更应给予爱抚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爸爸妈妈相信你做得。”
四、要在配合上下功夫。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密不可分。家长只有和学校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上学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一起度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作为家长应积极和老师联系沟通,参加学校举办的“家校联动周”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其他方面表现,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愿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探究家庭教育问题,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孩子们铺设一条健康的道路。
家教活动总结篇2
义务家教是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做的一项长期的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做好相关的安排,继续发扬“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把这份爱心助教的薪火传承下去。让我们经济管理学院的志愿者在奉献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志愿者精神,受到深刻的启发,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成长。 家教志愿活动是双赢的。能有一个做老师的体验,使我们从学生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真诚,一种渴望,一种期待。小
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次活动中,他们的问题确实很多,但我们诚挚地进行解答,不曾厌烦。虽然是休息日,我们都放弃了休息。因为这不光是在锻炼自己,还有更多的是他们在等待着我们。每一次回来,我们都很累,但我们打心眼里感到开心、充实。 这次义务家教活动只进行了一个多月,我去教课的次数只有五次,但是作为没有教学经验的我来说,即使有了充分的准备,第一次进行家教活动内心还是有点儿紧张的。对于马上要面对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教授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学生是否习惯我的讲课方式,这些问题我自己也无法回答。一切对于我都是未知的。幸而,参与这次义务家教活动的家庭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对我的义务家教工作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与配合,这也是我能够顺利完成这次义务家教活动的主要原因。
家教活动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在这短短的几次相处中收获到的感动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感谢学生的认真,家长的支持,这些为我能够顺利完成家教任务给予了相当大的帮助,是他们的理解和配合给我的家教工作增添了一份温暖和感动。 义务家教活动已经结束多时,但这次活动给我的感触却依旧深刻。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为了尽可能的给学生教授更多的`知识,我不得不多加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家教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教授学问,而是与学生互相交流所学知识的平台。
义务家教,事虽小,但意义重大。至少,我们让孩子们懂得了一些知识,知晓了一个答案,收获一份喜悦。能开展这样一个活动,我们是幸运的。能和他们在一起,我们是幸福的。在义务家教的活动中我们有过收获,也有不足,但我们相信我们会积极改进,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爱心服务活动之中。小小的收获并不是我们工作的终点,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希望能更多的创新与突破。
家教活动总结篇3
周末去进行义务家教活动,这次轮到我作为负责人,于我却是不一般,感触颇多。
可能这个活动慢慢进入常态化了,大家已经渐渐褪去最初的那一分激情,对于这个活动慢慢的也就当成一个任务,而不是一个自我奉献的过程,不仅仅如此,就连来家教的孩子也是一样,经过这么一个学期的彼此交流,大家都开始慢慢熟悉,也就不再那么拘谨,虽说这样是好事,却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最直观的一个体现便是:家教活动的成员们越来越经常的迟到。要知道,这个活动一周才进行一次,并且时间是从上午九点半开始,进行两个小时。或许是因为本学期大家的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又或者是家教活动地点的路程有些遥远,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大家的责任心越来越少的问题。迟到的人数不是一个,一个人迟到的次数不仅仅只有一次……以及不仅仅是成员,甚至孩子们的态度也越来越散漫,也同样不守时而来,即便来了也是玩闹多于学习。
种种现象的产生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活动成员的反思,究竟为何会发生这种状况?固然,难得的周末是在一整个勤奋学习的工作日之后,的确放松是最正确的选择,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这个家教活动最初的目的就是贡献出自己的周末空闲时间去帮助辅导社区孩子,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锻炼自己的目的,到如今,似乎与最初的想法有了些出入,不得不说,大家都到了一个懈怠期,这个趋势如果不及时找到一个正确的处理方法,很可能这个活动就会中途破产,落得个遗憾满满的收尾。
为此,此时应当及时召开一个成员之间的反思会,重新定位自己对于这个活动价值的观念,既然选择了奉献,便继续坚持下去。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设计过一个更加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或者应该制定一个更加严格的成员管理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之余应该好好思考的,如何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之间的时间,如何在奉献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我们都应该冷静下来,务必找到一个最佳的答复。
家教活动总结篇4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之间,这学期的家教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回首这学期的义务家教历程,其中有欢笑也有辛劳,如今要结束了,更多的是不舍。义务家教的生活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有意义,更让我感受到奉献的快乐。
对于曾经做过家教的我来说,这学期做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义务家教是得心应手。去家教对象家的第一天是我和另一个组员一起去的,我们首先请家教对象范旭东的爸爸阅读一下我们志愿者协会的家教协议,然后我们双方分别在家教协议上签字并拍照留念。
范旭东是三年级的学生,他最大的薄弱学科是数学。首先,我询问了一下他在数学的什么方面存在问题,是计算还是应用题的理解问题,最近他在数学课堂上有什么知识点不懂的。在他回答过后,我们先针对他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活动,然后根据他在上课期间的变现为他设计专门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范旭东的表现以及他爸爸妈妈的`描述得出结论:范旭东的理解能力很差,尤其在应用题方面。在多次的上课期间,我们曾多次给范旭东讲解过相似甚至一模一样的应用题,但他仍然会做错。为此,我在每道应用题的下面写下解题思路,让他拿出一本笔记本专门记录这些典型的应用题题型及其解题思路,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公式或数学常识,我要求他每隔两三天就将笔记本拿出来看看,背背典型题型及知识点。这是我曾经做家教时交给一个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的方法,还颇有成效。“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们的家教过程中,范旭东的妈妈是全程跟进,每到课间,范妈妈就会过来询问范旭东的学习情况,并请求我们针对范旭东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范妈妈那询问时急切的脸庞已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在义务家教的过程中尽力而为,希望能提高范旭东的数学水平。
通过义务家教的实践,我知道了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期望,如何正确恰当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我也深深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首先我需要有过硬的本领,清楚地表达,以保证学生能听懂!在这种责任感的激励下,我每次都告诫自己仔细地辅导,认真地解疑答惑。每当学生做出一道他原本不会的题目时,我比他还要开心;每当看到学生的父母急切的神情,我便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每当听到学生和他的父母感谢的话语时,我便觉得很欣慰。
家教活动虽然很累,要占用自己周末的时间,但虽苦犹乐,虽累犹荣!虽然义务家教活动已结束了,但它给我的感动和收获很多很多,我从中体会了老师们的辛苦和压力,我从中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我们的责任感也得到了增强。希望义务家教活动办得更好,我相信我也会坚持下去。
家教活动总结篇5
这次青少年义务家教活动我们青年小组总共与小朋友进行了八次互动,我们在每次互动结束后都进行了小组讨论式的反思,总结出每次的不足,找到问题然后共同思考对策,所以后面的小组活动会比前面的更加完善与顺利,我们也在不断摸索与小朋友的相处之道。我是第四小组,我们这个小组的活动在某个方面对整个小组活动起着转折作用。因为从我们这一组开始,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奖惩制度,小朋友们因为受到了激励的作用变得更加守纪律了,整个活动显得有秩序,有纪律。老师也能更加容易控制住活动的流程了。
在我们的小组成员中,有的小朋友特别活跃好动,有的小朋友则稍显内向,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商量通过把所有小朋友根据不同个性组成几个小组,性格外向的一定要跟某个性格内向的'在同一组,在游戏环节让他们多进行互动增加彼此的友谊,互相影响,使内向的小朋友在活跃小朋友的带领下开始走出自己的内心与大家一起开心的游戏,这有效促进了小朋友的健康心理发展。
至今为止,有个画面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在一次小组活动中,当时大家都在安静的做作业,突然听见外面有动静,好像有小朋友在哭,我就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一个小朋友由于家里没人辅导做作业,这时一位小区大妈悄悄告诉我们这个小男孩妈妈走得早,爸爸长期不在家,一直跟着奶奶。一下子勾起了我们的恻隐心,我和同学们都愿意破例接纳他来加入我们的小组,并且大家言语中都充满了关爱,没想到这个小男孩还是一直伤心的哭,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参加,一个劲的叫奶奶一起回家。不一会他爸爸也过来了,爸爸也希望他乖乖听话,让他加入我们,但是依然无济于事。无奈,最后我们只能看着他们三人的背影越走越远。我知道,这种孩子从小在单亲家庭中成长其实更需要人疼爱,他们的内心比谁都敏感,比谁都渴望被宠爱,他们缺乏安全感,不容易接纳外界的一切,所以这个小男孩才会那么排斥我们。希望他以后的人生一切都好。
通过八次的小组活动,我们收获颇多,在前期宣传工作中,我们在坝坝广场上大唱儿歌锻炼了我的胆识,同时让我有机会主动跟不同的陌生成年人,小朋友搭讪攀谈,发现了潆华小区人民的友爱热情,让我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在小组进行活动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小朋友有效沟通,控制课堂纪律......每一次的活动都会得到不同的成长,我们也在一次次的小组活动中将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更加明白了社会工作者存在的意义!祝愿社会工作者的队伍越发壮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